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

东邻主人游不归,悲歌夜夜闻舂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免使退之嘲一饷。

作品评述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元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邻主人游不归,
悲歌夜夜闻舂相。
门前人闹马嘶急,
一家喜气如春酿。
王事何曾怨独贤,
室人岂忍交谪谤。
大儿踉蹡越门限,
小儿咿哑语绣帐。
定教舞袖掣伊凉,
更想夜庖鸣瓮盎。
题诗送酒君勿诮,
免使退之嘲一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的邻居赵郎中离家多日后归来的情景。赵郎中在外游玩,未归的消息传来,使得东邻的主人感到忧愁,夜夜听到悲歌声和舂米声。门前的人们喧闹不已,马嘶声急促,整个家庭充满了喜气,像春天酿造美酒一般。诗中提到,王事(指朝廷的政务)并没有怨恨赵郎中独自有才能,赵郎中的家人也不会忍心与他争吵。大儿子跳跃着越过门槛,小儿子在帐幕里发出咿哑的声音。诗人想要用舞袖的动作带来一丝凉意,更加怀念夜晚厨房传来的鸣瓮盎声。最后,苏轼题写这首诗词,送给赵郎中一壶酒,并希望他不要嘲笑自己的诗作,避免使之退避,像是嘲弄一饷般。

赏析:
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赵郎中归家的情景,通过对家人和邻居的描写,表达了喜悦和温暖的氛围。整首诗词以邻里之情为主题,展现了家庭的和谐和邻里间的关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如悲歌夜夜闻舂相、一家喜气如春酿、大儿踉蹡越门限等,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对赵郎中的祝福和希望,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才情的肯定。

整首诗词在描写家庭和邻里之情的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通过赞美赵郎中的才能和家庭的和睦,间接地批评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和争斗。诗中的温情和坦荡是苏轼诗风的典型特点,展现了他对生活中真挚情感的关注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

牛头天际碧凝岚,王导无稽示妄谈。若指远山为上阙,长安应合指终南。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天荒初破起乡风,东普声名日愈隆。回想国人矜式处,先生功倍蜀文翁。

姬国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危途晓未分,驱马傍江濆。滴滴泣花露,微微出岫云。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旅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床头添药里,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野外车骑绝,古村桑柘阴。流莺出谷静,春草闭门深。学稼农为业,忘情道作心。因知上皇日,凿井在灵林。

汾流*余润,霜菊满秋香。酿成一堂和气,来荐老人觞。七十人生稀有,况复年逾八十,饮啖日康强。肮脏欲谁与,赵壹倚门旁。颊浮丹,瞳点漆,鬓如霜。平生阴有神相,特为表刚肠。世事语来无味,只有读书一念,老矣不能忘。九老更添一,图画见高堂。

送春风雨苦潺潺,得告今朝免缀班。卧听鸠啼花落尽,此身如在故园间。

客来唤我似诚斋,始晤行藏合打乖。虽负江湖真格律,且赢土木伪形骸。生来仕宦无多日,老去徉狂只少谐。莫怪今朝欢喜极,被人题个好先牌。

楼居半池上,澄影共相空。谢守题诗处,莲开净碧中。

寻艳复寻香,似闲还似忙。暖烟沈蕙径,微雨宿花房。书幌轻随梦,歌楼误采妆。王孙深属意,绣入舞衣裳。

养驯苍鹿放蓬山,走入烟霞唤不还。明日群中寻却易,七星符在顶毛间。

我脚何似驴脚,踏著赵州略彴。惊得迦叶皱眉,文殊却打无著。

鞭摇五马踏沙隄,秋晚除书下紫泥。藓壁篆碑猿捧砚,松关吟句鹤分题。裴休故宅今为寺,谢朓闲官昔仕齐。太守宴归宾客从,数声山鸟日西。

春风未肯催桃李,留得疏篱浅淡香。

神州久陆沈,遂作蛇豕墟。诸公颇愤激,日上平边书。览书帝震怒,欲下雷霆诛。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要令境土复,再似祖宗初。谁其为民言,世独无郇模。师克非在众,正当戒不虞。讨论惟甲兵,此岂虞所须。代思伊尹相,语忆皋陶都。皮亡毛安附,体肆心自舒。正宜询褐父,难以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