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作品评述

《凌虚台》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凌虚台,高举酒杯邀请青山。虽然青山看似遥远,但仿佛也认识我的容颜。我的热情奔放,像是直接冲向了幽静的山野,畅享天空的宽广。夕阳映照在青山上,暮云点缀在山峦间,宛如女子盘绕在烟雾中。我豪情万丈地高唱,尽情发泄内心的激动,放任自己随意而行,不拘礼节。此时岁月已晚,微雪洒在我的衣袍上。官吏们已经退去了,而客人们却勇敢地攀登上来。在台前,飞雁掠过;在台上,雕弓弯弯。它们优雅地向空中飞舞,一声笑声惊扰了整个世界的尘寰。

这首诗词表现了苏轼才情横溢、深受感激的心境。他以凌虚台为背景,通过举酒邀请青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山水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敬仰。青山虽然遥远,但在苏轼的心目中似乎已经有了某种亲切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源于他与自然的共鸣和对自然的深入体验。

诗中描绘了崇山峻岭、暮霭晚霞的景象,与苏轼豪放的个性和旷达的情怀相得益彰。他的歌声、笑声犹如翻涌的浪花,使整个台上台前都沸腾起来,展现了他奔放自由的生命力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和修辞手法,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内心的热情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以流畅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个性魅力,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赞赏。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忆向西津櫂酒船,维扬去结看花缘。杖藜到处花辄好,夭红艳紫相留连。散尽黄金携酒友,夜深明月还京口。中流击楫来悲风,天阔参横移北斗。俯仰光阴恰十春,二十四桥经战尘。眼明忽见扬州种,衰病无因贾余勇。

偶罢阿衡来典郡,固无闲物可应官。凭君为报群胥道,莫作循州刺史看。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年去年来贫复贫,祖师抬脚重千斤。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十日王程未许归,登山临水此心违。夜阑佛屋龛灯暗,时有飞萤点客衣。

游旧多厌绝,怪君终眷知。帐留仍碧酒,紵献更清诗。风义固难及,月评无乃私。相从文字乐,悔作十年迟。

脱屣将相守冲谦,唯于山水独不廉。枕伊背洛得胜地,鸣皋少室来轩檐。相形面势默指画,言下变化随顾瞻。清池曲榭人所致,野趣幽芳天与添。有时转入潭岛间,珍木如幄藤为帘。忽然便有江湖思,沙砾平浅草纤纤。怪石钓出太湖底,珠树移自天台尖。崇兰迎风绿泛艳,坼莲含露红dM襜.

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

清晓乘聪出九逵,内朝簪笔坐前墀。天家御史非凡格,曾向崑崙服众芝。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初如黄金盘,便以白玉碗。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片片玉零乱,寒风生惊嗟。冻雀相飞鸣,俛啄苔上花。鸣飞饥肠不能实,却上烟梢照斜日。愁逢冷淡太寂寥,不似春风艳阳质。

节届中秋,凉飚四起。万里无云,一天如洗。明皎皎月上孤峰,香拂拂桂飘庭际。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吟车曾到社桥来,不见山人乞食回。荒沼秋深莲已谢,寒林科近菊初开。句引渊明无酒琖,观迎元度但茶杯。寻盟却喜梅花发,日日论诗坐碧苔。

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献纳无虚日,居然迹已陈。清班区玉石,宝历顺星辰。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易名无异论,今代两三人。

冬仲弭征辔,欻焉及新春。饱吃番阳饭,细治星源民。星源故自佳,民俗良易驯。不嫌聋丞愚,翻爱假令真。相与不忍欺,见谓无缁磷。牒讼日以简,赋输日以臻。遗我以暇隙,使得窥典坟。短檠一窗灯,孤讽至夜分。平明坐厅事,帘影清无尘。闾里颇熙熙,孰云民不淳。顾谓汝父老,辱爱

路傍遥见一山居,欢喜犹如见故庐。见似故该犹自喜,如今到后喜何如。

倦甚惟思睡,闲来却要行。疏泉入幽圃,映树觇流莺。药品从僧问,琴材就客评。转头还一日,正尔送余年。

莫道岐州三日程,其如风雪一身行。与君况是经年别,暂到城来又出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