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叔新宅

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
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
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盘桓。
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李君虽贫足图史,旋凿明窗安净几。
闭门但办作诗章,好事时来置樽俎。
我恨年来不出门,不见君家栋宇新。
心安即是身安处,自揣头颅莫问人。

作品评述

《李方叔新宅》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经七十岁了,还没有自己的住宅,
不停地用斧头和锯子忙碌着,日复一日。
孩子们期待着我八十岁的时候,
住宅终于建成,可以作为客人居住十年。
人活到八十岁已经很难得,
从现在开始,即使还没有死去,也不能久留。
不如你家借助众人的力量,
很快地就能建造起三十间房屋。
虽然李君家贫穷,但是足够考虑到历史的长远,
迅速地凿出明亮的窗户,安放整洁的桌椅。
闭门闲居只做作诗章,
有好事发生时摆上酒器和肉食。
我懊悔这些年不出门,
没能见证你家新建的宅院。
心安即身处安宁之地,
自己琢磨自己的头脑,不要问别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自己年老没有住宅的遗憾,以及对友人李君新宅的羡慕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年事已高,仍然为没有住宅而辛劳的情景,表达了对于住宅的渴望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苏辙对李君新宅的赞叹和羡慕,表达了对于友人幸福和成功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苏辙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用斤斧登登的声音形容自己为无住宅而辛勤劳作,突出了自己的辛苦和辛劳。随后,他将视线转向李君的新宅,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幸福生活的羡慕和祝福之情。整首诗在简短的文字中,通过对住宅的描述,抒发了苏辙对于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友人幸福的祝愿,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翦丹云。怕江皋路冷,千叠护清芬。弹泪绡单,凝妆枕重,惊认消瘦冰魂。为谁趁、东风换色,任绛雪、飞满绿罗裙。吴苑双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门。欲寄故人千里,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难留,金樽易泣,几度残醉纷纷。谩重记、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一树珊瑚淡月,

别驾风流继竹林,名园幽榭水云深。匀铺叶底森森碧,细糁枝头粟粟金。酒酌香浮杯面蚁,诗成霜洒月中砧。清芬冉冉仍多韵,不比晴窗一穗沉。

鸟栖庭树夜悠悠,枕上谁知泪暗流。千里梦魂迷旧业,一城砧杵捣残秋。窗间寂寂灯犹在,帘外萧萧雨未休。早晚莱衣同著去,免悲流落在边州。

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秾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

绮寮缥缈敞虚明,鹄峙鸾停护碧城。珠蕊一枝春共瘦,玉环双佩月同明。曾题洛赋缄新意,却拊湘弦寄远还必须。十二阑干风细细,觉来依约记棋声。

馆娃宫中露华冷,月落啼鸦散金井。吴王扶头酒初醒,秉烛张筵乐清景。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新裁白苎胜红绡,玉佩珠缨金步摇。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君恩如水流不断,但愿年年此同宵。东风吹花落庭树,春色催人等闲去。大家为欢莫延伫,顷刻铜龙报天曙。

絮狂飞作团,梅小不多酸。共惜余春好,更穷今日欢。清流入花底,翠岭出林端。嫩笋玉萦著,新樱珠照肋。邀迎嘉客易,会合故人难。寄语门前仆,骅骝任解鞍。

疏星映户月流天,群动收声四寂然。嗟尔寒蛩怨何事,悲吟彻曙亦无眠。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壮思挟飞藻,诏我

春融水暖百花开。独棹扁舟过钓台。鸥与鹭,莫相猜。不是逃名不肯来。

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白水青山此卜居,水光山色澹幽虚。门前亦种先生柳,地僻能来长者车。日落儿童随杖履,夜深松月上琴书。偶因消渴文园是,浪得虚名谷口如。

天申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过近龙床。

锦里幽栖处,悠然远俗嚣。地偏车马少,山近市城遥。松竹连蹊径,藤萝掩屋茅。闭门穷典籍,修业问刍荛。见小忘蛙秬,忘机梦鹿蕉。白头宜此乐,青眼莫相嘲。种菊开三径,横琴咏九皋。黄葵舒永日,紫芋待终朝。守道居颜巷,嫌喧弃许瓢。薄田多种秫,平阜广栽荞。鹅鸭游深沼,牛羊

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年至十七八,童心如木槁。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老我日就衰,岁月

莫居暗室中,开目闭目同。莫趋碧霄路,容飞不容步。暗室未可居,碧霄未可趋。劝君跨仙鹤,日下云为衢。

高竹已可爱,况在垂杨下。幽人无轩冕,得此自可诧。枉尺既不能,括囊又何谢。贾生若知此,恸哭亦自罢。

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见只惊嗟。心凭实地应多事,诗引清风归一家。休看马头秋后叶,自培门里岁寒花。何时相接从容步,遍历山巅与水涯。

霜风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问客今归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读书作文四十载,浪走不啻萍在池。束书随身乃封户,睥睨一甑蒙蛛丝。倾囊千金劝少贬,掉头一笑吾宁饥。学如木水有源本,朝贩夕售颜忸怩。市倡青红衒廛陌,窈窕深闭无由窥。清诗学自禀绳律,如嚼冰雪寒肝脾。

盘石垂萝即是家,回头犹看五枝花。松间寂寂无烟火,应服朝来一片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