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山人草堂

竹径茆堂接洞天,闲时廛尾濑春泉。
世人车马不知处,时有归云到枕边。

作品评述

《题崔山人草堂》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径通向茅草搭建的草堂,仿佛连接了仙境。
在闲暇时光里,我来到廛尾濑春泉。
世人匆忙奔波,却不知道这个地方。
偶尔有归云飘至我的枕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草堂,位于竹林深处,宛如通向仙境的小径。作者在闲暇时光里来到这个地方,感受到了宁静和自然的美好。然而,世人忙于车马奔波的生活,却不知道这个隐秘的地方存在。诗中还提到了归云,象征着隐居者的归隐心愿,它偶尔飘至作者的枕边,似乎是在告诉他归隐的道路。

赏析:
《题崔山人草堂》通过描绘隐居者的草堂和竹径,展现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草堂和竹径象征着隐居者远离尘嚣的避世之地,而归云的出现则象征着隐居者的归隐心愿。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繁忙而浮躁的社会状态。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喧嚣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歷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歷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復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復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僕射,谥曰文。德舆积思经术,无不贯综,其文雅正赡缛,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为贞元、元和间缙绅羽仪。文集五十卷,今编诗十卷。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畧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无所用心鱼在沼,居然生子燕成窠。谁言春去花事歇,萱草石榴情更多。

我命同君命,君诗似我诗。俱无中道计,各失半生期。素业沧江远,清时白发垂。蹉跎一如此,何处卜栖迟。

我岂爱花者,而独爱此花。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但作如是观,桃李亦可夸。

龙头何在尾犹存,定向天中饮汉源。且注灵泉清洞府,未呵甘雨活乾坤。半空飞下珠千颗,平地澄来玉一盆。寂寞云山非我宅,九霄高处是吾门。

自我归故山,不知岁月徂。念虽迫霜露,忧国犹区区。老不能上疏,泰阶陈六符。安得子元子,同歌于蒍于!

画阁凌虚构,遥瞻在九天。丹楹崇壮丽,素壁绘勋贤。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近看分百辟,远揖误群仙。图列青云外,仪刑紫禁前。望中空霁景,骧首几留连。

天险龙门道,霜清客子游。一筇缘绝壁,万仞俯洪流。著脚初疑梦,回头始欲愁。危身无补国,忠孝两堪羞。

道自闲机长,诗从静境生。不知春艳尽,但觉雅风清。竹腻题幽碧,蕉干裂脆声。何当九霄客,重叠记无名。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馀。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青奴白牯静相宜,老罢形骸不自持。一枕西窗深闭合,卧听丛竹雨来时。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_层玉。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袂分鸳锦梦双残,一线啼痕枕未乾。门掩青灯人自去,杏花风起落花看。

主鬯之重,允屡贤明。承华笔避,上嗣胜英。礼修乐举,育德开荣。一人元良,万邦以宁。

津亭把酒燕西东,无复余花一点红。农事一春荒积雨,长淮千里驾东风。休谈世事循环外,且寄骚愁醉眼中。船鼓已鸣篙缆起,客行何事亦匆匆。

梧桐叶落雨潇潇。

黄卷堆胸次,青云出笔头。小迂蓬岛步,聊作岭南游。稳口开三语,平心活一州。阴功终有报,会见袭封侯。

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鸳鸯一生不作客,夜夜不离双井塘。

铁瓮城中十万家,哀弦促管竞繁华。昼长独有扬雄宅,天远空浮博望槎。读罢离骚想芳草,吟成梁父对菱花。客来莫问行藏事,且共庐仝七碗茶。

元辰既择,礼备乐成。洪历在手,祗饰专精。三推一墢,端冕朱绂,靡辞染屡,以示黎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