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
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

作品评述

诗词:《牡丹》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中文译文:
小槛徘徊日自斜,
只愁春尽委泥沙。
丹青欲写倾城色,
世上今无扬子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凋零,以及对逝去繁华的忧虑。诗人站在小槛前,看着太阳斜斜地西下,感叹春天即将结束,牡丹花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零。他感到忧愁的是,这美丽的花朵将会逐渐被岁月的沉淀所遗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牡丹花的短暂而美丽的存在。诗人用"小槛徘徊"来形容自己在花前徘徊观赏的情景,太阳的倾斜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中的"委泥沙"形容春天的美丽将会被岁月的沉淀所掩埋。在诗的后两句中,苏轼表达了自己无法通过丹青绘画将牡丹的美丽尽情描绘出来,同时也隐喻了无法复制扬子江畔牡丹花的绝世之美。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苏轼抒发了对繁华逝去的忧虑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它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短暂美丽,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不可逆转。诗中的扬子华指的是扬州牡丹,因其绝世之美而闻名于世。诗人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对逝去繁华的忧虑和对美的追求的无尽向往。

这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和时光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逝去繁华的忧虑和对美的追求的向往。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体悟,使人在欣赏中产生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莫向如来行处行,一身堕落万寻坑。人神百亿扶难起,耳不闻声目似盲。

苔甃平分路,铜环半掩扉。残芜寒不死,败叶落还飞。责重何由塞,愁生但念归。非无茅一把,世事苦相违。

苑閬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露华高,风信远,宿醉画帘低卷。梳洗倦,冶游慵,绿窗春睡浓。彩条轻,金缕重,昨日小桥相送。芳草恨,落花愁,去年同倚楼。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忘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途穷见交态,世梗

半落梅花雪透明,不妨把酒当春行。光风有意相料理,杨柳青边约略晴。

灵沼溶溶淑气回,玉泉初暖碧如苔。风回鳌背山光动,日照龙鳞镜影开。飞鸟惯随仙仗过,游鱼偏识翠华来。愿倾池水成春酒,添进南山万寿杯。

槛外奇葩江外种,娇春未减革呈红。画楼晴日敛云峰。佛香来海岸,蜀锦荐灯笼。今夜那忧杀风景,酒花来斗妖浓。江梅冷淡避春风。明朝来纵赏,应醉绮罗丛。

灵根何许来,初春首移植。封培极膏壤,灌溉勤朝夕。惟知人力胜,可与天工敌。侵寻度重九,荏苒复旬日。含芳似悭吝,细蓓犹的历。得非司花神,不为狥世习。闭关存清高,后时养介僻。不然蓐妆灵,护持莫庸释。未容遽烂熳,留作秋归忆。胡为倚墙隈,向人殊寂寞。虽非彭泽长,汝勿

野景有谁收,只在苍鸥白鹭洲。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目断青天天际头。壮志世难酬,丹桂红蕖又晚秋。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

颠风猛雨阻追攀,欲问春留数日间。过眼红云成白云,到晴只恐没花看。

待得潮生已夕阳,药炉无火正凄凉。傍人笑指黄金骨,夜半应须解放光。

小山业桂。最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雨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微芳。

贷绝交通腹殷雷,人家一雨便春台。即看商贩接踵集,已有米船衔尾来。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夜深楼上拨书眠,天在栏干四角边。风拂乱云毫发尽,独留璧月向人圆。

羊肠汝尚行不得,而况汝兄脚无力。何曾知有陟冈诗,声声叫兄不容释。四达之逵如掌平,井廪危道慎无行。禽鸟微类犹有情,鼻亭公岂不爱兄。

春草征帆远,春江落日程,瘴乡官是客,儒服老谈兵。海阔龙无影,山空凤不鸣。梅花东阁路,凄断故人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