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再送周正孺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余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
(刘蜕《文冢铭》,在梓州。

作品评述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余勇。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刘蜕《文冢铭》,在梓州。)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周正孺的作品。周正孺是苏轼的友人,他离开东川(今四川)前往西部地区。诗中表达了对周正孺的祝愿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对周正孺的前程和所见所闻进行了一些描写。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周正孺离开东川为线索,展示了苏轼对友谊和旅途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各个句子的赏析:

1. "东川得望郎,坐与西争重。"
望郎指周正孺,东川是他的离别地。这句表达了苏轼对周正孺离去的感慨和对他前程的祝福。

2. "高风倾石室,旧学鄙文冢。"
石室和文冢都是指古代的学府,苏轼用来形容周正孺所在的学府受到重视。这句表达了对周正孺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学术成就的期待。

3. "蜀人安使君,所至野不耸。"
使君指周正孺,他所到之处,野外的景物都不会因其出现而显得异常。这句表达了周正孺的谦逊和低调的品质。

4. "竹马迎细侯,大钱送刘宠。"
竹马指周正孺的朋友,细侯指苏轼自己。这句表达了苏轼和周正孺的友谊深厚,他们在相互送别时互相赠送了礼物。

5. "遥知句溪路,老稚相扶拥。"
句溪是指古代文人的聚居地,这句表达了苏轼和周正孺在文学上的交流和互相扶持。

6. "看画古丛祠,百怪朝幽拱。"
这句描述了他们一起欣赏古代画作和参观古迹的情景,展示了他们对艺术和历史的共同兴趣。

7. "牛头与兜率,云木蔚堆垄。"
牛头和兜率都是指古代的神兽,云木指云彩和树木。这句描述了风景的壮丽和神秘,展示了他们在旅途中所见所闻的美景。

8. "醉乡追旧游,笔阵贾余勇。"
醉乡指他们曾一起畅饮欢乐的地方,这句表达了苏轼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希望能再次相聚的情愫。

9. "聊将诗酒乐,一扫簿书冗。"
这句表达了苏轼想要摒弃琐事和烦忧,与周正孺一同享受诗酒和快乐的愿望。

10. "西风吹好句,珠玉本无踵。(刘蜕《文冢铭》,在梓州。)"
这句引用了刘蜕的《文冢铭》,意味着苏轼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像珍贵的宝石一样,流传下去,永不磨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苏轼对友人周正孺的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物、友谊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苏轼的诗意和对艺术、历史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才华和情感细腻。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一林幽竹几时栽,怪石花砖砌绿苔。羽客游岩乘雨至,仙翁採药破云来。天台犹在眉毛耸,雁荡依然眼睫开。昨夜摘珠人报道,海中失却小蓬莱。

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蘋穗正含秋。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

数文章翰墨。前辈远,稍□风流岑寂。公才万夫敌。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凝脂点漆。向鸳行、神峰秀出。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均逸。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屏风坐隔。看除召,在晨夕。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何事潘郎恋别筵,欢情未断妾心悬。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挥袂故里远,悲伤去住心。

荒寒茅屋是谁家,独木桥横小迳斜。却是无人行到处,春风先已到梅花。

故国由来重世臣,芬芳累叶镇如新。中兴第一功臣裔,卓荦如君信有人。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溪色思泛月,沿洄欲未归。残灯逢水店,疏磬忆山扉。夜浦鱼惊少,空林鹊绕稀。可中才望见,撩乱捣寒衣。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潦倒傍门羞骑马,倦游老欲寄昆山。留将造请嗫嚅口,慷慨狂歌泉石间。

八十聪明强健身,况从壮岁秉鸿钧。功名富贵古亦有,无事归来能几人。

系舟江浦待潮平,叹息无人共月明。历尽世间多少事,飘然依旧老书生。

碧烟笼晓海波闲。江上数峰寒。佩环声里,异香飘落人间。弭绛节、五云端。宛然共指嘉禾瑞,开一笑、破朱颜。九重嶢阙,望中三祝高天。万万载、对南山。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种树莫种垂杨枝,结交莫结轻薄儿。杨枝不耐秋风吹,薄交易结还易离。君不见昨日书来两相忆,今日相逢不相识。不如杨柳犹可久,一度春风一回首。

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而有玄寂士,冷然鸣辔环。此客不喜饮,举瓢酌潺湲。来即无所期,去亦不可攀。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

上都宫女貌如花,妆束分明学内家。闻说怀王来接驾,筵前重整旧琵琶。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