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钱澄之的《哀江南(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bù shū zhōng rì fán , qín shū shàng zài shǒ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终日:(副)整日;从早至晚:~奔波。
琴书:琴书qínshū[story-telling,mainlyinsong,withmusicalaccompaniment]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柳州琴书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我闻章孝廉,罗源政不朽。
簿书终日烦,琴书尚在手。
去县三年馀,清风今满口。
里居自乘城,胡来通国走。
登陴者何人,一死誓所守!
端坐待兵加,临锋引颈受。
微躯许桑梓,吁嗟竟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