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作品评述

《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唐 齐己

曾此栖心过十冬,
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
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
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
何似当时石解空。

中文译文:
潇洒的生公,昔日曾在这里度过十个寒冬。
檀栾树木虽旧,但青翠得到增添;
菡萏花草虽新,白色已经变为红色。
北面的城墙近处聚集了灯光的影子,
西边的房壁紧邻着传来的讲经声。
不知庙门下的学者们,如今忙于趋炎附势,
哪里还像曾经的你,宁静解闲、潇洒自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讲述了作者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反思。

诗中描述了作者过去在这个房子中安逸地度过了十个寒冬,现如今他已经成了名利场中的一员,变得洒脱自在。檀栾树青翠依旧,但也添上了新翠;菡萏花之前是白色的,现在却变成了红色。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和反思。北面的城墙倒映着灯光的影子,西边的墙壁传来讲经声,说明庙门下的学者们忙于趋炎附势。作者不知研究院的学者们忙于追逐功名利禄,无暇真心实意地研究学问。

整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反映了历史与现实、宁静与喧嚣、追求自由与拘束之间的差别。旧时的宁静与愉悦与现在的喧嚣与功利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表达出对于世俗之外的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言简意赅,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思索和对宁静自在的向往。又通过对植物、灯光、讲经声等细节的描写,将思考引向社会、人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朝下有闲思,南沟边水行。因来见寥落,转自叹平生。白首丈夫气,赤心知己情。留诗本相慰,却忆苦吟声。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薄宦一鸡肋,饱霜双蟹螯。只言成尔负,那卜会吾曹。我已愧蓬鬓,君俱追锦袍。团团石头月,其下走江涛。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茶瓯才退酒杯来,酒兴浓时杯复杯。也须留取三分醒,要带明月清风回。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羽檄联翩趣募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健儿争欲趋淮阃,宣相相看若父兄。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礼成于郊,迎日之至。时乘六龙,天旋象魏。端门九重,虎贲万骑。四夷来王,群后辑瑞。

薰风解尽吾民愠。正蓬渚芳遍。昨夜商周生伊旦。从来仁者,仲尼称寿,更捧金杯劝。我有诗词三百卷。等留取、频频献。且看明年秋欲半。紫薇花下,绿槐阴外,天语颁新宴。

别后江头夜雨凉,可怜憔悴谢红妆。腹中不有郎行路,那得车轮日转肠。

向浦参差去,随波远近还。初移芳草里,正在夕阳间。隐映回孤驿,微明出乱山。向空看不尽,归思满江关。

恕斋且袖经纶手,他日能容吏吐茵。四壁琴书供宴坐,一言佩服要终身。襟怀但令有馀地,刀笔从教不若人。想得清尊及闲暇,宾僚相对面生春。

秋水莲花三四枝,我来慷慨步迟迟。不决浮云斩邪佞,直成龙去欲何为。

非身大莫寻,日落隔天阴。露柱侵云汉,井是丈三深。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落红庭院绿池塘,语燕啼莺亦可伤。霁柳吹花春已老,喧槐成幄日初长。

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