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三首)

盈盈窗下兰,枝叶何芬芳。
西风一夕起,零落悲秋霜。
秀色总消歇,清香终不死。
感物伤我心,流涕沾衣袂。
¤

作品评述

《感遇(三首)》是明代许妹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盈盈窗下兰,
枝叶何芬芳。
西风一夕起,
零落悲秋霜。

中文译文:
窗下的兰花郁郁葱茏,
枝叶上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西风一夜起来,
花朵零落,悲伤如秋霜。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注意到窗下的兰花,它们盈盈地生长着,散发着芬芳。然而,随着西风的吹起,兰花的花朵开始凋零,就像秋霜一样悲伤。诗人通过描写兰花的生命和凋零,抒发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叹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兰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但清香却能永远留存。诗人的内心受到所感物品的触动,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衣袂沾满了泪痕。这种感伤和思考使读者对兰花和生命的脆弱性产生共鸣,引发对于人生短暂和美好事物消逝的反思。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受,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这种感慨贯穿于整首诗中,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中,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它们终将会逝去。

诗词推荐

长忆西园清夜景,酒阑无不独临池。可怜陇月三更白,谁见红蕖露滴时。

恼人自作乐,休休莫莫莫。相看将白头,止有不如昨。

南中冷暖直难齐,一日之间具四时。脱了又添添又脱,寒衣暑服镇相随。

城中尘土眯人眼,堤上风烟醒客心。沙拥河声时断续,云含野色屡晴阴。平芜点白鹭双起,细柳弄青蝉一吟。魏北古来车马地,此亭偶尔得幽寻。

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无数生。谷中人家饮此水,能令上寿皆百龄。汉家宰相亦不俗,月致洛阳三十斛。遣踪芜没无处寻,夜雨春风长荆穀。

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背帐凤摇红蜡滴,惹香暖梦绣衾重,觉来枕上怯晨钟。

违别未几日,一日如三秋。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愁。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日边不邮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愁怀端赖麴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未免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杨枝马上驰成骋,桃叶横江去不回。醉死何劳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天山乳凤飞来小,南渡衣冠又六朝。劫火自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惟有宫人斜畔月,多情还自照吹箫。

路入东关物象奇,角巾老子曳筇枝。蚕如黑蚁桑生後,秧似青鍼水满时。穿市不嫌微雨湿,过溪翻喜坏桥危。当年野店题诗处,又典春衣具午炊。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马前相扑,入交失脚。不来外求,当面修削。六合彼中身,分明举似人。到处世界总成就,脱略窠臼还渗漏。

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绿发新。故国依然乔木在,典刑复见老成人。

肩舆晓踏江头月。月华冷浸消残雪。雪月照疏篱。梅花三两枝。人怜花淡薄。花恨人牢落。不似那回时。醺醺醉玉肌。

亭皋渺渺叶声乾,更与西风一倚栏。鹦鹉杯深遗恨在,麒麟冢没莫烟寒。山如有约欲排闼,诗不中书屡免冠。采菊东篱偶然耳,有人传作画图看。

香焚薝蔔岩云院,花发莎罗海山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