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童谣

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
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作品评述

《两京童谣》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官场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
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现象的描绘,揭示了当时官员们的困境和无奈感。首句“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表达了人们并不害怕上书奏章,但担心回答和辩解困难。这里的“兰单”指的是上书的奏章,而“答辨难”则揭示了官员面对上级质询时的困境和压力。

接着,第二句“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表达了在官场中,即使是面临生死的重大案件,也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来寻求公正的判决。这里的“无钱求案典”指的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无法获得公正的审判,而“生死任都官”则说明了生死的权力完全掌握在官员手中,他们可以任意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整首诗以简练而含蓄的方式,道出了唐代官场的黑暗和不公。它揭示了权力滥用、贪污腐败以及无法公正处理案件的问题。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愤怒和失望,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官场中的无助和苦难。这首诗词在几句简短的话语中,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使读者对唐代官场的黑暗一览无余。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周家十圆鼓,散落陈仓野。犹有夏驾石,盘盘驾之下。秦鞭血山骨,吴猎焦野火。夏鼓建不拔,石鸣知者寡。父老惧谶言,山空石长哑。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庵里僧应行脚去,龛中佛也为眉嚬。炎炎昔有□□者,寂寂今无上冢人。

郎如陌上尘,妾似堤边絮。相见两悠扬,踪迹无寻处。酒面扑春风,泪眼零秋雨。过了别离时,还解相思否。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万室望霓愿,千村车水歌。民劳已至此,天意定如何。朝听闻争米,宵传说借禾。始焉因食饭,终矣事干戈。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历辰。紫宫初启坐,苍璧正临春。雷雨垂膏泽,金钱赐下人。诏酺欢赏遍,交泰睹惟新。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翻来覆去几枰棋,靖国崇宁各一时。前日雕笼栖宿者,等闲飞过蔡家池。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垂堂尚何言,颠坠虞接踵。经过固已殆,却顾神屡悚。前山净如洗,浩浩云根动。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穷通久已忘,况此发种种。犹欣故人近,宽我惧将恐。语乱眉定颦,道旧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醉中篇什金声在,别后音书锦字空。长忆映碑逢若士,未曾携杖逐壶公。东风狼藉苔侵径,蕙草香销杏带红。

山鸟日日唤提壶,劝君酒尽须更沽。千金五花不足惜,莫计囊中钱有无。人生百岁几时好,大是愁多欢乐少。朝见开花暮落花,昨日朱颜今日老。为君起舞为君歌,当年不乐奈老何。

东方千骑贵当年,白发居头也自贤。肯费精神修客主,稍回功誉入章篇。虚名石救空肠厄,晚岁仍遭末疾缠。死去不为天下惜,镜中当有故人怜。

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梦成。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生。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弃膻在庭际,双鹊来摇尾。欲啄怕人惊,喜语晴光里。何况佞幸人,微禽解如此。

遥夜独无趣,怳然思故交。泉声飞石壁,星影动林梢。志壮难低俗,情闲任献嘲。秋山虽入望,犹不似衡茅。

病卧穷山白发新,不堪风雨过中春。歌呼空倚一尊酒,零落渐无吾辈人。千载诗书成长物,两京宫阙委胡尘。非熊老子不复见,谁吊遗魂清渭滨?

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莲。闻声不相及,意绪风中传。

望灯投野市,冲雨泊征船。茅店不容客,柳堤聊枕舷。欹眠涛拍枕,起坐漏沾肩。夜半潇潇歇,推篷月在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