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恭承明祀,嘉主令芳。
亦有桂酒,诚彀是将。
瑟瓒以酌,效欢厥觞。
庶乎燕享,永怀不忘。

作品评述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恭承明祀,嘉主令芳。
亦有桂酒,诚彀是将。
瑟瓒以酌,效欢厥觞。
庶乎燕享,永怀不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绍兴地区举行祭祀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神明庄严的敬意,并称赞了主祭者的聪明才智。他提到了用桂花酿制的美酒,表达了对祭祀的真诚之情。在庄重而喜庆的氛围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共享酒宴,彼此举杯祝福。最后,诗人希望这样的祭祀活动能够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心中,不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绍兴祭祀的场景,展现了隋代人们对神明的虔诚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给人们带来了一种肃穆而喜庆的氛围。

首先,诗人运用了恭承明祀、嘉主令芳等词语,表达了对神明庄严的敬意。"明祀"指的是光明正大地举行祭祀活动,显示了人们的诚心和虔诚。"嘉主令芳"则赞美了主祭者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其次,诗中提到了桂花酿制的美酒,将其作为祭祀的象征物。桂花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朵,被用来酿制酒表示对神明的敬意。这一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祭祀的真诚和虔诚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以"瑟瓒以酌,效欢厥觞"表达了人们在祭祀仪式中欢聚一堂,举杯共庆的场景。"瑟瓒"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它的声音如同琴瑟之音,使人心旷神怡。"效欢厥觞"则形容人们高兴地举起酒杯,共同庆祝。

最后,诗人希望这样的祭祀活动能够永远保留在人们的心中,不被遗忘。"庶乎燕享,永怀不忘"表达了对这种庄重而喜庆的祭祀仪式的珍视和回忆,希望人们能够铭记并传承下去。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隋代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的虔诚和喜庆,表达了对神明的敬意和对传统仪式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呼吁人们将这种文化传统传承下去,不让其被遗忘。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枉尺由来贱直寻,巧机愁杀汉川阴。莫将三四为朝暮,虚搅群狙喜怒心。

佳人天一方,岁暮音书绝。一枝持赠君,犹带去年雪。

南溪有仙涧,咫尺非人间。泠泠松风下,日暮空苍山。

玉蟾蜍,厕君笔砚诚有诸。可爱亭亭寒月照,莹然四座凝冰壶。

亭轩入空碧,极眺烦虑开。汉树有葱蒨,陇云多徘徊。

信步闲游处,妨归路岂赊。因琴避山寺,和鹤宿僧家。语直非关酒,眠迟不为茶。共论尘世里,夜亦事如麻。

水屋入花屿,春山来画图。片帆齐远树,落日半平芜。风紧溪声急,桥危岸势孤。薄游无一事,幽鸟唤提壶。

秋波渺渺望中平,醉折摐花寄远情。千里共看孤棹去,一尊聊为故人情。云低碧树江东驿,水绕青山海上城。林下旧游如有问,半簪华发已垂缨。

鼓钟苑囿乐如何,货色贪淫勇更多。伐国交邻徒屡问,用贤曾不到邹轲。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形影随人得,精修道不迷。研穷深理路,造化隐端倪。云引龙吟穴,风生虎啸溪。少知愚岂解,南北与东西。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信阳郭外山嵯峨,长林大谷青松多。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将军闻之毛发竖,拔剑誓天期杀虎。弯弓走马出东门,倾城来看夸豪武。

朅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借屋安书庋,就岩搘饭铛。山晴分雁转,水暖见鱼生。无事人情好,相逢总笑迎。

白首从军未有名,近将孤剑到江城。巴童戍久能番语,胡马调多解汉行。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可怜身死家犹远,汴水东流无哭声。

出门争走九衢尘,总是浮生不了身。惟有水田衣下客,大家忙处作闲人。

草绳穿鼻声柴扉,残嚅无人间是非。春雨一梨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溶溶溪口云,才向溪中吐。不复归溪中,还作溪中雨。

相轮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动山。弄影翻光颠倒转,微权只在隙窗间。

云航飞下北通州,弭楫胶西一战收。千七百艘山日尽,始知飞将有奇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