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谭献的《大酺.问政山中春雨》
拼音和注音
láo láo tíng qián lù , biàn shāng xīn bù shì , shào nián shí ji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伤心:因遇到不顺心或不幸的事情而心里感到悲伤、难受。
年时:1.年头儿2.往年。
前路:前路qiánlù∶前面的道路∶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茫茫前路
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
原诗
看舞榆低,丝杨绾,争忍良辰抛掷。
无端敲竹雨,响空阶疑是,故人双屐。
枕湿炉寒,杯空剑锈,吹鬓东风欺客。
劳劳亭前路,便伤心不似,少年时节。
者人远多忘,书催难好,付渠怜惜。泥涂遥望极。
望中见、山外天空阔。
怕说与、莺儿巧啭,蝶子轻翻,待相逢、翠帏将息。
暖到双罗袖,曾记得、牵萝颜色。更长笛、谁吹彻。
梅瓣都坠,容易缃英收拾。脆圆几时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