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葛通判

醯罗正眼尘中现,列祖玄机格外提。
打鼓看来冤未雪,从来赤土画团箕。

作品评述

《答葛通判》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醯罗正眼尘中现,
列祖玄机格外提。
打鼓看来冤未雪,
从来赤土画团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正义的渴望。诗人通过醯罗、列祖、打鼓、赤土等形象意象,揭示了世间的种种不公与冤屈,并表达了对这些不公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

赏析:
诗的开篇以"醯罗正眼尘中现"来描述一种令人痛心的景象。"醯罗"指的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正眼尘中现"则寓意着宝石被尘埃所遮掩。这里的宝石可以被理解为善良、正义、真理等美好的事物,而尘埃则代表着社会的污浊与不公。诗人通过这种比喻,抱怨现实中美好的东西被世俗所掩盖,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接着,诗中提到"列祖玄机格外提"。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历代先贤的崇敬和对他们智慧的推崇。通过提及"列祖玄机",诗人希望借助先贤们的智慧来破解现实中的难题,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打鼓看来冤未雪,从来赤土画团箕"表达了诗人对冤屈和不公现象的无奈。"打鼓看来冤未雪"意味着正义尚未得到伸张,仍有人遭受冤屈。"赤土画团箕"则揭示了贫困、艰难的生活环境。整句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痛心和对正义迟迟未到的失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深沉的语言抨击社会不公,并表达了对正义的追求。通过对宝石被尘埃遮掩、借助历代先贤智慧、冤屈未雪和贫困生活的描绘,诗人呈现了一幅现实中种种不公和对正义追求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推荐

金声乃是古诗流,况有池塘春草俦。莫遣宣城独垂号,云山彼此谢公游。

清眸作金徽,素齿为玉轸。响泉竟何用,金带常苦窘。斓斑渍珠泪,宛转堆云鬒。君若安七弦,应弹卓氏引。

荆州持大橘,亦名作黄柑。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石门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严树。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

思王二匝恨无依,枉费西园清夜诗。不得梅花发幽兴,甘输北□有英辞。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晚树萧萧促织愁,风帘似水满床秋。千山不碍笙歌月,谁伴羊公上夜楼。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望欢城南头,览取别时路。路边有深井,井上有双树。树有东西枝,枝叶尽相附。去年东枝荣,今年西枝悴。年年望树枝,树发行人归。

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秋水连天阔,涔阳何处归。沙鸥积暮雪,川日动寒晖。楚客来相问,孤舟泊钓矶。

终朝流汗浃衣褠,怅望何时枕簟秋?作雨未成徒益热,举杯不醉更添愁。悲歌易水轻燕侠,对泣新亭笑楚囚。别有生涯君会否,烟波无际弄孤舟?

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身情长在暗相随,生魄随君君岂知。被头不暖空沾泪,钗股欲分犹半疑。朗月清风难惬意,词人绝色多伤离。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修程万里未为赊,年少曾逢世运嘉。早擢高科题雁塔,合班迩列餍龙茶。宦情划似云归岫,时事惊如雨送花。书林宝藏饶词藻,肯羡青霄富贵家。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壮士何曾悲,悲即无回期。如何易水上,未歌泪先垂。

山西十数里,乃是丹霞洞。直上穷云霓。中宽入罂甕。红尘生不识,明月手可捧。人家千里庭,泉源六月冻。风雨气势恶,草木精神竦。灵物少形见,仙官何职贡。欲缘易厌倦,世事足愁痛。寄语松上鹤,他年期一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