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

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作品评述

周颂·桓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风凛凛的武王,拥有英勇的兵将,安抚了天下四方,周室安定兴旺。啊,功德昭著于上苍,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注释
⑴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⑵娄(lǚ):同“屡”。
⑶匪解(fēi xiè):非懈,不懈怠。
⑷桓桓:威武的样子。
⑸保:拥有。士:指武士。
⑹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⑺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⑻於(wū):叹词。昭:光明,显耀。
⑼皇:皇天。间(jiàn):通“瞷”,监察。

周颂·桓鉴赏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诗(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鉴赏文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周颂·桓创作背景

  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周颂·桓》是《大武》中的一个乐章的歌辞。《大武》原作于武王伐纣成功告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逸周书·世俘》中也有记载,武王班师回镐京之四月辛亥,“荐俘、殷王鼎,武王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第四天,“甲寅,谒(告)我(伐)殷于牧野,王佩赤白旂,籥人奏《武》,王入进《万》,献《明明》三终。”故王国维《说勺舞象舞》一文推测,《大武》之六成是原先的三成和《三象》合并的,这六成可以分开来表演,还可以独立表演,于是名称也就随之而不同。这一推测大约是正确的。

  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周颂·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诗经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诗经

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闬闲过从,身安心自逸。如此三十年,幸逢太平日。

诗经

曾结丝絇侍玉旒,暮年身世寄沧洲。丑容讵得陪三阁,强项安能事五楼。何用渡芦登彼岸,偶然斩草乐斯邱。牧童窃听商歌起,此老胸中不著愁。

诗经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高飚雷电激,尽日霰雪零。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诗经

自得无为理,行藏异世人。片云尘外侣,流水洞中宾。思虑何劳遣,形神已觉亲。超然阅众甫,陵谷几回新。

诗经

花路横梢已碍马,断无人迹赏年芳。绿杨成穗点著地,蝴蝶作团飞过墙。不禁梦回多黯郁,长因酒后得凄凉。期君待与春翁约,买取东风任醉乡。

诗经

乌柏遮山路,红蕖满野塘。病苏身渐健,秋近夜微凉。杯酌随宜具,渔歌尽意长。儿曹娱老子,团坐说丰穰。

诗经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诗经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高梳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

诗经

横前两锋踞草泥,恃勇宁复防吴儿。倏随主父死五鼎,登止郭最遭寝皮。凡物有用皆贾祸,汝祸已酷孰使之。平生一窟不自办,敢羡鲸鳄游天池。含饴茹酒瞢怀璧,仅得士女称珍奇。不摇喉牙诧隽永,远封甖缶争矜持。爬沙躁扰良可念,请续杜老观渔诗。

诗经

人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美人渺天西,瑶音寄青羽。自言招客星,寒川钓烟雨。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夜梦绕勾越,落日冬青枝。

诗经

天将层嶂限中原,兽状禽心类百蛮。横木架桥来渡水,搴茅茹火去烧山。寻巫问事看龟意,带穗收禾御岁艰。非是投荒魑魅侣,时清犹赖可东还。

诗经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诗经

忆在庐山始识君,当时惟拟共眠云。那知身计关前定,却向人间逐世纷。紫阁峰前欣独往,银台门里叹离群。青囊旧有登真诀,莫遣闲人取次闻。

诗经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诗经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楚天秋色太多情。云卷烟收风定。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玉瓶未耻有新声。一曲请君来听。

诗经

吴农竭力耕王田,王赋已供常饿眠。邓通董贤何为者,一生长用水衡钱。

诗经

星依云渚冷,露滴盘中圆。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夜天如玉砌,池叶极青钱。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晓风何拂拂,北斗光阑干。

诗经

西山有薇,美人不移。西山无薇,美人不归。采薇采薇,山是人非。薇满西山,不生夷齐。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