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雨过水明霞。
潮回岸带沙。
叶声寒、飞透窗纱。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
乌衣日又斜。
说兴亡、燕入谁家。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作品评述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翻译

  刚下过雨,晚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潮退后,沙滩上留下了淡淡沙痕。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带来阵阵的秋寒,飞快地透过纱窗,室内也顿生凉意。可恨秋风吹来,世道就变换了,更是把我吹得流落天涯。

  古代曾经繁华的南京,现在已经萧条寂寞了。乌衣巷里夕阳斜照过来,又是一个黄昏。世人都在谈论国家兴亡,可那些飞回来的燕子现在到了谁家呢?只有那些南方飞来的无数大雁,和明月一起住在芦花洲里。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赏析

  此词和《浪淘沙》(疏雨洗天清),盖出于同时。从两词所抒发的感慨、所描绘的景象和所创造的意境来看,都极为相似。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一场大雨洗过天空,夕阳斜照彩霞映得水面格外明亮;大潮汹涌,在漫过海滩后又渐渐退去。江岸边留下了些许沙痕。声声落叶,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秋意袭身,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这是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恰值兵败被掳之后,作者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反映人民在战乱中逃亡景象。形象鲜明,深沉悲愤。“天涯”意谓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

  词人在上片极言自己如落叶飘零,无根无绪,意在引出下片中作者表达的寂寞心情。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建康(今南京),是烟柳繁华地,也是南宋王朝赖以阻挡蒙古南侵的一道屏藩。萧条得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借燕子飞入新巢,喻指许多南宋遗民变节奉敌。作者大悲慨之中,怀有深深的嘲讽。更表明他不仕新朝,坚守节操的心声。

  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邓氏此词以感情沉郁和风格清奇取胜。上片“寓情于景”。下片“以喻见意”,通过寒叶、西风、乌衣苍、明月、芦花等,表达了他作为作者的主体感受。全词如一幅清丽而寓意深刻的画卷,让欣赏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背景

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作者介绍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辰翁是白鹭洲书院的同学。

邓剡的生平

  邓剡 景定三年(1262)进士及第,后隐居在家。左丞相江万里多次要他出来做官,他都谢绝。而文天祥起兵勤王,他却举家参加。后来家中老幼12口死于广东香山兵燹。他抑制家破人亡的个人悲痛,毅然跋山涉水,奔赴抗元前线。祥兴元年(1278),任礼部侍郎,二年(1279),厓山海战时,陆秀夫抱帝赴海死,邓剡也悲愤投海,但两次都被元兵捞起。张弘范劝降,被拒绝,于是将邓剡和文天祥一同押送元都燕京。邓因病重被留在金陵就医。文天祥在柴市英勇就义后,邓剡不忘友人的重托,怀着极其悲痛而又崇敬的心情,撰写了《文信国公墓志铭》、《信国公像赞》、《文丞相传》、《文丞相督府忠义传》,以及《哭文丞相》、《挽文信公》等诗,向人们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颂扬了文天祥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邓剡是庐陵诗派、庐陵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造诣很深,风格“浑涵有英气,锻炼如自然”。所著《续宋书》、《德祐日记》、《填海录》、《东海集》、《词林纪事》等书,惜已失传。不过在《文山先生全集》中,文天祥保存了邓光荐《驿中言别》、《行宫》、《满江红·和王昭仪题壁》、《浪淘沙·秋旅》、《送行三首》等诗词,今有《中斋词》一卷行世。(李建兰)

  景定三年(1262)进士,为文天祥门友。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宗正寺簿。祥兴元年(1278)六月,从驾至硅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迁直学士。宋亡,投海者再,元兵打捞之,不得死。元将张弘范礼致之,与文天祥同押北上,舟中唱和。有诗集名《东海集》,天祥为序。至建康以病留,天祥赋诗别之。久之,得放归。张弘范卒后,其子张珪袭父职,于至元十九年(1282)迎邓剡师事之二十三年(1286),程钜夫以侍御史行台至金陵,邓剡有《烛影摇红》词贺其得子。

  卒于大德七年。

  邓光荐撰有《中斋集》、《东海集》、《续宋书》等,不传。有《中斋词》一卷,今人赵万里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文散见《文山先生全集》("附录")等书,诗散见《吴礼部诗话》、《天下同文集》、《庐陵县志》等书。

诗词推荐

昔贤两手并擎天,鳌极功成势晏然。宗庙鼎彝刊祖烈,相门衣钵付家传。蓝田种玉连连好,沧海遗珠颗颗圆。六合共知推书锦,云来重为拂青毡。

感伤

天生颜貌几何般,鹤骨餐霞厌俗观。赤水华池谁法则,白银为阙又堪看。来传音旨俱然混,位有尊卑勿异端。逆顺之中关理性,心田静外岂相干。

感伤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感伤

閒官閒不尽,晓出古城阴。斗柄已插地,秋声将满林。故园三亩宅,落月几家砧。为报柴桑令,予今亦委心。

感伤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感伤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感伤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感伤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感伤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见张为《主客图》)

感伤

万红彫落尽,留住隔年花。独艳迎人笑,残妆带雨斜。物情无老少,春意自繁华。颜色休相妒,风流别一家。

感伤

飞仙亦偶然,脱命瞬息中。惟诗不可拟,如写天日容。梦中哦七言,玉丹已入怀。一语遭绰虐,失身堕蓬莱。蓬莱至今空,护短不养才。上界足官府,谪仙应退休。可怜吴与苏,肮脏雪满头。雪满头,终当却与丹元子,笑指东海乘桴浮。

感伤

无缝冰轮万古同,御风飞到碧天中。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

感伤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感伤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廓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感伤

断树寒云古岸隈,渔翁初拨小船开。看渠风雪忙如许,还有鱼儿上钓来。

感伤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感伤

壕上朝来眼顿明,小风浅水写秋清。新露杀尽萍萍草,放出靴纹水面生。

感伤

尽道瑶池琼树新,仙源寻到不逢人。陈王也作惊鸿赋,未必当时见洛神。

感伤

昔醉西湖处士家,酒痕吹上水边花。东风蛱蝶迷香梦,一树珊瑚月影斜。

感伤

娇烟嫩霭弄晴晖,谁见诗人太息时。风主庭前花寿夭,水占溪上柳安危。

感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