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拼音和注音
yī zuò sù lái gōng shān fáng qī dīng dà bù zhì xī yáng dù xī lǐng , qún hè shū yǐ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夕阳:(名)傍晚的阳光:~西下|~返照。
山房:山中的房舍。山中的寺宇。山中的书室。
公山: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山弗扰。见《论语.阳货》。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原诗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