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致仕李洵大夫

买得田园便退身,世间今作自由人。
不争路上风波静,无相光中日月新。
红叶委阶非异物,碧峰当户见全真。
知君未放狂心歇,兴在陶公漉酒巾。

作品评述

《寄致仕李洵大夫》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买下田园我便退隐,
如今成为世间自由之人。
不争路上的风波平静,
无相光中日月依然新。
红叶飘落在台阶上并非奇异之物,
翠峰当门见证真实。
知道你尚未放下狂放的心情,
你的兴致在于像陶公一样斟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买下田园后选择退隐的情景。诗人认为自己成为了一个在世间自由自在的人。他不再与外界争斗,过着宁静平和的生活。诗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更新,就像日月的循环一样。红叶飘落在台阶上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高山仍然耸立在门前,见证着真实的存在。诗人知道李洵大夫尚未完全放下他狂放的心情,他的乐趣在于像陶渊明一样,享受喝酒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退隐田园的愿望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于时光流转的观察,传达了自己对于宁静和真实的向往。红叶飘落和高山耸立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恒久存在的力量。诗人将李洵大夫与陶渊明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于李洵大夫狂放心情的理解和赞赏。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退隐者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情感,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神仙何处。若有宿缘须□□。□□□□。不在山林及市朝。丹炉休守。须信人人皆自有。此外非真。莫认凡砂与水银。

前年种垂柳,已复如许长。长条莫攀折,留待映沧浪。

南阳隐居者,筑室丹溪源。溪冷惧秋晏,室寒欣景暾。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东岭或舒啸,北窗时讨论。封君渭阳竹,逸士汉阴园。何必崆峒上,独为尧所尊。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正有佛光无处着,独将佳句了山川。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情尽性传,心空觉圆。閒閒游幻世,了了应尘缘。灯笼露柱浑机用,翠竹黄华总说禅。

枝枝六出试新妆,色界何曾识许香。只道单传餐玉诀,不知还解服硫黄。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珍馆莱衣侍,佳城孟母邻。去来哀我异,孝爱死生均。宠渥昭宸翰,丰功勒翠珉。白莲原上路,指日万家春。

玉笛床头取次横,自吹头管按新声。梨园旧谱今何在,一段风流画得成。

底事更深睡不感,惜花爱月两关情。黑甜一枕虽云美,未省人间有此清。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门门走马征兵急,公子笙歌醉玉楼。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杳杳旧踪寻不得,茫茫遗恨有谁穷。长安败绩谁怜汝,灞上收声未到公。

路入清溪第二湾,东风犹自逗馀寒。白云粘地扫不去,黄叶恋枝吹未乾。沙上湿痕谁涉水,天边长啸独凭阑。道人酒意无醲薄,饮尽携琴月下弹。

生身有五乐,居洛有五喜。人多轻习常,殊不以为事。吾才无所长,吾识无所纪。其心之泰然,奈何人了此。

士要飞腾及黑头,肯来挥麈试同谋。已携荷叶招欢伯,莫笑花枝欠杜秋。老我余年思钓渭,诸君他日合封留。胸中器度须深阔,江汉方行万斛舟。

颜子昔短命,仲尼惜其贤。杨生亦好学,不幸复徒然。谁识天地意,独与龟鹤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