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校书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作品评述

《送韩校书》中文译文:

恨与前欢隔,
忧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
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
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
应在竟陵东。

诗意和赏析:
《送韩校书》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韩校书离去的愁思和留恋之情。

首句“恨与前欢隔,忧因此会同。”表明诗人对好友韩校书离去而与过去的欢乐分隔开,由此引起了愁思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描述了韩校书离开后的身份和境遇。他曾经在宫廷中任职,现在却在雪楼中隐居,可见他已经与官场和名利决裂,追求自己的宁静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通过描写秋雨和一夜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韩校书离去的伤感之情。城市因为韩校书的离去而变得阴沉,风雨之中,诗人体会到了离别的苦楚。

最后两句“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表达了诗人对韩校书的祝福和期待。诗人希望韩校书在竟陵东尽情享受美酒和美食,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韩校书的情况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期望。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对韩校书的祝福,展现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给人以遗憾和回味之感。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诗无雕刻未为癖,战胜纷华聊自肥。万里归期劳梦想,百年世事几从违。

红莲锦袖曹刚手,珑板腰肢捉板歌。何事夜深还演艺,花前争奈月明何。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

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功臣全彬之后也。元丰二年,予得罪贬黄冈,而晋卿亦坐累远谪,不相闻者七年。予既召用,晋卿亦还朝,相见殿门外。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阨穷而不怨,泰而不骄。怜其贵公子有志如此,故次其韵。先生饮东坡,独舞无所属。当时挹明月,对形三人足。醉

忆自别郎时,数到郎归日。及至郎归郎又行,泪脸香红湿。残梦怕寻思,罥绣慵收拾。夏簟青青白昼长,背倚阑干立。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翻忆小释迦,双手抱屈膝。知不知,实不实,摩诃般若波罗蜜。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证前贤不到心。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芸编校罢得嬉游,池馆虽春爽似秋。同舍病郎追不及,喜传佳句到瀛洲。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已恨春风过,犹欣夏日长。莺喧桑已葚,燕乳麦初芒。白发悲如许,青鞋乐未央。归来安客舍,更有北窗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柳堤竹坞无穷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天下无如闻道乐,人间惟有养心高。烟花过眼须臾灭,明德馨香万古牢。

老桧如憧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银涛滚雪浪,出没几洲澴。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癏。包裹数十里,莹洁无点班。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千万一日饱,不费金数锾。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玉食过九重,恨无

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太平自庆何多也,唯愿君王寿万香。

泉山南望海之滨,家乐文儒里富仁。弦诵多于邹鲁俗,绮罗不减蜀吴春。怀章近辍枢廷杰,制锦重纡学馆人。岂独光荣生邑里,须知美化浃瓯闽。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