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校书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

作品评述

《送韩校书》中文译文:

恨与前欢隔,
忧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
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
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鲙美,
应在竟陵东。

诗意和赏析:
《送韩校书》是唐代许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韩校书离去的愁思和留恋之情。

首句“恨与前欢隔,忧因此会同。”表明诗人对好友韩校书离去而与过去的欢乐分隔开,由此引起了愁思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描述了韩校书离开后的身份和境遇。他曾经在宫廷中任职,现在却在雪楼中隐居,可见他已经与官场和名利决裂,追求自己的宁静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通过描写秋雨和一夜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韩校书离去的伤感之情。城市因为韩校书的离去而变得阴沉,风雨之中,诗人体会到了离别的苦楚。

最后两句“酒醒鲈鲙美,应在竟陵东。”表达了诗人对韩校书的祝福和期待。诗人希望韩校书在竟陵东尽情享受美酒和美食,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写韩校书的情况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期望。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和对韩校书的祝福,展现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给人以遗憾和回味之感。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不似溪边本自芳,且须将护少同防。儿童纵未骑为马,邻舍潜应引过墙。

太乙峰前是我家,满床书史足生涯。春深带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西园花事歇,一雨净芳菲。不是莺相唤,谁知春欲归。池鱼翻晚碧,槛笋茁新肥。待得清和候,重寻芍药围。

终是山间别,寒泉在脚边。戏鱼争美荫,啼鸟破佳眠。山寂夜如水,僧閒日抵年。欲来来未得,戽斗救枯田。

山阿着柴扉,陋甚谁盘桓。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况复秦汉下,曾莫修与删。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羡君方盛年,恣意

邂逅交情云水閒,茶瓯香鼎话清閒。他年燕坐千峰上,认取一山山外山。

一元坱圠先天易,万物胚腪太极图。自嚼梅花冰片片,无人先后饮屠苏。

朝辞都城里,暮止汴堤头。满目非相亲,寂默对河流。

篱边雪畔影横斜,应讶何乡太瘦些。未可被渠瞒老眼,玉堂茅舍一般花。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不惟句律有家风,笔陈仍推大令工。兹道只今殊寂寞,求公须向古人中。

身如病鹤谢樊笼,白尽衰髯脸尚红。蒲苇陂塘新涨後,梧楸门巷夕阳中。遗名要耐千年看,快饮方夸百榼空。造物闵怜君会否?放教折臂老新丰。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闲门共寂任张罗,静室同虚养太和。尘世欢娱开意少,醉乡风景独游多。散金疏傅寻常乐,枕麹刘生取次歌。计会雪中争挈榼,鹿裘鹤氅递相过。

孙郎昔鹰扬,曹瞒方虎视。敢忘板筑勤,远推兵锋锐。俄闻青盖谣,无复金陵气。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

小径入柴屝,茅芦隐翠微。土硗黄独瘦,溪暖白鱼肥。夜照明膏竹,朝餐净露薇。人生安分已,何必论雄飞?

登金步玉信无缘,二十年来喜服田。肯羡鸣春为候鸟,自甘饮露作寒蝉。嗜閒倦举吟风笔,叹老贫无钓月船。但得有钱供客醉,绝胜名字挂凌烟。

长安多青楼,月出吹笙竽。上有倡家妇,下有酒家胡。十五十六人,双双笑当垆。齐姬善击鞠,燕姬善摴蒲。左挟外黄女,右拥邯郸姝。美玉不为白,胭脂不为朱。天然芙蓉花,颜色与世殊。与君各青鬓,及时为欢娱。安能局促行,学彼辕下驹。

日下,蓑笠老江湖。”今蒙恩北归当践斯言,因作渔父四时词以道意,调寄望江南云棹远,南浦绿波春。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一钓得金鳞。风乍起,吹皱碧渊沦。红脍斫来龙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一醉武陵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