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guī lái dòng tíng yě , rú qiǔ wù fù c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驱车远行迈,中道忽自疑。
章甫资之越,无乃非所宜。
凉飔撼庭柯,絺绤已凄其。
归来洞庭野,茹糗勿复辞。
椒兰亦已变,稂莠能无滋。
四时纷代谢,彼此各一时。
独卧茅檐下,无为浪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