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六首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
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
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
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
¤

作品评述

《春怀六首》是明代诗人孙承宗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边城灯火净胡笳,
擐甲谁堪问室家。
南北汛头重夹寨,
东西河口对浮槎。
霜凋木叶清威远,
日压扶桑映觉华。
却羡庭松饶古意,
虬枝不下暮栖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边塞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灯火辉煌的边城和擐甲出征的战士,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的"边城灯火净胡笳"描绘了边城的夜晚景象,灯火辉煌,胡笳声清悠。这里的"胡笳"指的是胡人的乐器,表明边城的夜晚非常繁华和热闹。

接着,诗中提到了战士们擐甲出征的情景,"擐甲谁堪问室家"表达了战士们离家出征的艰辛和无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战争责任,面临着离别亲人的痛苦和不确定的归程。

然后,诗中提到了南北汛头夹寨的景象,东西河口对浮槎。这里描绘了边塞地区南北的汛水汹涌,战士们在夹寨之间奋力守卫。东西的河口对浮槎,则表明边塞地区的河流交汇,形势复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霜凋木叶、日压扶桑的景象,表达了边塞的严寒和辽阔。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表明边塞地区的气候严寒,阳光照耀下的景色苍凉而壮美。

最后两句"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庭松是指庭院中的松树,它象征着家庭的和平和安宁。作者羡慕家乡的松树,因为它们富有古意,而自己身处边塞,虬枝上的暮栖鸦不停歇,暗示战乱不断,生活不安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战争和家园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边塞地区的艰苦环境和战争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推荐

梅尉吟楚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借水洗闲貌,寄蕉书逸名。羞将片石文,斗此双琼英。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潮来潮去白洋沙,白沙女儿把锄耙。苦海熬乾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撺掇花枝,趱那天气,一半春休。未分真休,平湖新涨,稚绿初抽。等闲作个扁舟。便都把、湖光卷收。世事元来,都缘本有,不在他求。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拚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细数东京士,无如许郭优。山林异朝市,姓字欠书邮。久已巢由隐,难成李郭舟。三衢春有脚,山屋好中秋。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东路归何及,南柯梦忽醒。居然鸣挽铎,都未制斋铃。官已题华表,名空录御屏。遥知泉下意,犹待竹溪铭。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一船是水人心异,万想俱空眼界平。更作曹溪余滴看,谈空犹是强聪明。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隐室寒灯净,空阶落叶飘。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池上楼台堤上路。尽日悠扬飞舞。欲下还重举。又随胡蝶墙东去。糁径飘空无定处。来往绿窗朱户。却被春风妒。送将蛛网留连住。

天门九重,荡荡开入。金支秀华,垂绅佩玦。或导或陪,率屐不越。注民耳目,四表胡悦。

镇浮须假重,刻石作狻猊。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

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迅景流光容易度。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余。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腊雪映江梅,冰玉更分风月。衮衮紫枢家世,庆诞弥时节。烘堂赢得戏莱衣,春酒宝杯凸。籍籍郑庄人物,要汉廷勋业。

相思吴越已经春,此日相逢啼渼新。世路销魂惟有别,君今况是泣珠人。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