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挽歌(其三)》
拼音和注音
jiǎ bīng guān tiān lái , cháo yě mí yàn n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甲兵:(书)(名)①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装备,旧时也作军事的代称:~之事|净洗~长不用。②披甲执锐的士卒:~不劳而天下服。
朝野:(名)朝廷和民间,现在借指某些国家中的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甲兵冠天来,朝野靡宴宁。
背亲为王臣,焉以辞国殇。
青霾吹荡翳,金鼓惨不扬。
贵贱并一时,颅趾委沙场。
日暮轮蹄尽,乌鸢来啄创。
有手不能驱,有目无精光。
朔风吹朝夕,枯骨渐坚强。
家人具衣冠,延我之北邙。
羽卫骖驔列,空为存者倡。
两地竟谁真,千秋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