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宜春郡诗十首

吏隐宜春郡,闲思应举时,端居苦贫贱,徒步入京师。
误宠乘轩鹤,均忧入庙牺。
功名在何许,双鬓已垂丝。

作品评述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是宋代祖无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吏隐宜春郡,
闲思应举时。
端居苦贫贱,
徒步入京师。

误宠乘轩鹤,
均忧入庙牺。
功名在何许,
双鬓已垂丝。

译文:
宜春郡的官吏隐居,
闲暇时思考是否该举荐自己。
我清贫地居住在这里,
只得徒步进入京城。

因为被错误地宠幸而坐上鹤车,
却担心进入庙堂后会沦为牺牲品。
功名在何处?
我的双鬓已经开始有了丝丝白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吏的隐居生活和内心的忧思。诗人选择了宜春郡作为吏隐之地,表现了他对清贫生活的选择和对官场风云的远离。闲暇之余,他思考着是否应该自我推荐,希望能够被举荐重用。他的生活清贫而艰辛,只得徒步走进京城,可见他的地位低微。

诗中提到了"乘轩鹤",暗示诗人曾经因为被错误的宠爱而乘坐鹤车,象征着一时的荣华富贵。然而,他深知这种宠爱是脆弱和虚幻的,随时可能变为庙堂的牺牲品。这种忧虑和焦虑使他对功名地位产生了怀疑和思考。

最后两句"功名在何许,双鬓已垂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地位的追问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他在思考功名的真正意义所在,而他的双鬓已经开始有了丝丝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年老。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风浪的回避和对功名地位的怀疑,同时展现了他清贫隐居的选择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使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诗词推荐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钱塘湖上蘋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

闻说清朝对紫宸,君王侧席屡咨询。惟应民瘼开陈切,故遣分符验抚循。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悟时到处是壶天。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九华北兮濑东,石畏硊兮屈盘。谁此游兮万顷,初禹凿兮何年。窈其深兮莫测,微波涌兮沦涟。民连甍兮渚居,矗百雉兮造天外。涵青青兮几城,混金碧兮中边。羌予行兮酷暑,修途邈兮回邅。埃迷目矣眵昏,仆马瘦兮踬颠。若有人兮扁舟,破菱荷以径前。接予袂兮俱往,欲驾我兮登仙。与

看饮逢歌日屡曛,我身何似系浮云。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群。喧喧共在是非间,终日谁知我自闲。偶客狂歌何所为,欲于人事强相关。

荣辱一时梦,浮生百种心。愚因难化稳,懒为不治深。分退何须卜,贪高每自斟。须君说情话,泽畔保行吟。

十载长安桃李梦,年来镜净尘空。忽传彩笔小笺红。满怀秋思,倾倒为芙蓉。莫恨霜浓开较晚,尊前元有春风。酣娇肯为别人容。试携银烛,斜照绿波中。

折柳诗名远,滋兰德本深。挞禽能起孝,训鲤只平心。半夜酒星落,千山薤露吟。芭蕉溪上水,呜咽不堪斟。

隐君无妇几经时,暮景鳏居却未宜。且喜中郎新有女,岂容白傅老无儿。闺中不著玉川婢,天下应传京兆眉。无计去陪汤饼客,花卿有子待歌诗。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且恁相偎倚。未

未能筑室隐墙东,偶尔书名宦牒中。罗雀门空无俗物,骑鲸客至有仙风。刀头虽折故乡远,锥末不营生理穷。意欲挽君来酒国,接{上四下离}倒著任山翁。

平生满耳说宣城,入境云烟照眼明。过雨偏浓千嶂碧,未秋先冷数溪清。细看菡萏波间色,时听绵蛮竹里声。不是多才谢公子,江山犹解发吟情。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

白云飞绕寺楼钟,点滴清声露打松。童子开门还报我,鹤眠犹在最高峰。

梦破巫峰十二鬟,家山逸驾尚容攀。桃花见面东风裹,应笑陈人老上颜。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中外理难必,骨囱心与偕。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攘。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风霜厉宵泳,山水

鹿门高卧寂无哗,户外青山郭外斜。妇解绣花君解画,玉窗闲坐斗新茶。

一个形骸两姓名,入泥入水可怜生。回头掣断黄金鏁,肯向毗卢顶上行。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