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离位翻为姹女,坎宫却是婴儿。
自因两个隔东西。
始用黄婆通意。
每遇阳生冬至,方能夫唱妻随。
一时齐会赴瑶池。
共饮刀圭欢戏。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西江月·离位翻为姹女》是元代王*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位翻为姹女,
坎宫却是婴儿。
自因两个隔东西,
始用黄婆通意。
每遇阳生冬至,
方能夫唱妻随。
一时齐会赴瑶池,
共饮刀圭欢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神话传说中的情景,以形容男女之间的离别和相聚。诗中的离位和坎宫是指阴阳夫妻的分离,离位指女性离开男性的位置,翻为姹女表示女性在远方,而男性所在的坎宫则是指水神居住的地方。作者通过隔离的东西(指水)使得男女相隔遥远,无法相见。

然而,诗中提到了黄婆,黄婆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人物,被认为是媒婆的代表,能够促成姻缘。黄婆在诗中的作用是传递男女之间的思念和情意,以便他们能够相聚。诗中描述了每逢阳气生发的冬至这一特殊时刻,男性才能够唱起歌来,女性随之而来,象征夫妻团聚。

最后,诗人描绘了男女在瑶池相聚的场景,共饮刀圭,欢笑嬉戏。瑶池是神话中仙女们聚集的地方,刀圭则是用来倒酒的器具,这里表示男女相聚共享快乐的时刻。

整首诗词通过神话的形象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离合和团聚,以及他们在团聚时的欢乐与快乐。诗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元代诗歌中常见的神话和仙境元素,给人一种超脱尘俗、唯美浪漫的感觉。

诗词推荐

平沙四绕护城堤,小雨经旬不作泥。似与幽人忍牢落,一双黄鸟隔墙啼。

西江月

折铛破釜底堪修,纵使修成已不侔。谁与吾身自珍重,暮年药笼漫劳收。

西江月

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西江月

秦川胜景果非常。最好终南珍藏乡。竹径梅溪生秀气,凤巢龙窟吐祥光。云庵处处成云集,道友多多论道长。刘蒋村名今改变,人人传说会仙

西江月

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萧洒萍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西江月

自我得苏集,玩阅几忘年。汲甘乏修绠,适远疲短牵。取一九不随,望若终茫然。子齿始半我,用志超我先。晶荧出秀句,妙斲遗雕镌。此翁深堂奥,骈阗谁敢专。潢污置不云,学海须百川。怪子介且方,落笔盘走圆。子真苏门徒,岂独长短篇。平生修月手,不补衣履穿。秦黄晁张陈,众星

西江月

皇家休符彻象纬,河上五老飞人间。即今三才不住世,赖有两峰高玉山。

西江月

洞闢前轩峻,危梯趣若何。绿苔生未遍,缥帙聚还多。晓幌吞清旭,秋栏拂静柯。犹怜铅笔在,公外独频过。

西江月

天如水,月如钩。正新秋。月影参差人窈窕,小红楼。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

西江月

老圃相传秋后菘,砖炉石铫一年冬。宁知迟种迟於我,又见南薰上番风。

西江月

毛发薄,三转运行阳。胎色渐红阴渐缩,推移岁运助阳刚。育火养中央。成物象,五转辨微茫。出入尚迟形上小,晨昏时饮玉壶浆。天籁奏笙簧。

西江月

簿书束缚人,挥汗日亭午。平生世念薄,问子何自苦。佳辰相寻过,乐事稀可数。拨置为亲寿,菖花糁盘黍。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独嗟我常棣,不得同笑语。杨梅应正熟,筀笋堪自煮。对床负归约,枕流惭乃祖。会当誓丘墓,畏出如畏虎。莫作两苏公,空言终龃龉。

西江月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且请同观舞鸲鹆,何须竟哂食槟榔。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谬入阮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觞。

西江月

尺鲤何曾到贾充,太阿曾拟血王戎。泪痕不到沉碑上,似为苞苴走路中。

西江月

五城初罢讲,海上忆闲行。触雪麻衣静,登山竹锡轻。天寒岳寺出,日晚岛泉清。坐与幽期遇,何人识此情。

西江月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西江月

春峦如佳宾,应接何敢暇。我来日与对,不觉迫初夏。繁林涌翠雾,经综密无罅。鸣鸟间啼莺,郑音忽奏雅。萋萋碧草间,晔晔赪紫亚。幽栖绝俗交,燕坐陪僧话。论事覈古今,谈禅悟生化。新茗瀹云涛,迥胜酒新醡。嘉蔬煮玉版,可鄙食肉者。时诵渊明诗,万虑足陶写。芳春背人去,归舟

西江月

青衫憔悴鬓毛节,还记并州旧葛强。楚尾吴头秋驿好,喜闻嚼麝笑谈香。

西江月

一箦松花细有声,旋将渠碗撇寒清。秦吴只恐篘来近,刘项真能酿得平。酒德有神多客颂,醉乡无货没人争。五湖烟水郎山月,合向樽前问底名。

西江月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西江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