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初度作二首

五岁脱荒乱,中年荷治平。
何图六十四,天下遍征兵。

作品评述

《六十四初度作二首》是明代董应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岁脱荒乱,
中年荷治平。
何图六十四,
天下遍征兵。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经战乱岁月的感慨和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战乱和征兵的深思熟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的一生经历的描述,反映了明代时期战乱频繁、征兵普遍的社会背景。首句“五岁脱荒乱”表达了作者在五岁时脱离了战乱的环境,暗示了作者从小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第二句“中年荷治平”则表明了作者在中年时期承担起了治理社会的责任,意味着他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接下来的两句“何图六十四,天下遍征兵”则直接点出了战乱和征兵的问题。这里的“六十四”是指年龄,意味着作者已经到了老年,然而整个天下仍然遍布着战争和征兵的阴影。这种对战争和征兵现象的思考和担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征兵的反思和忧虑,呼唤着社会的和平与安宁。同时,它也反映了明代时期社会动荡的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诗词推荐

神机经武,隆周之宇。表海分封,迈燕超鲁。耽耽斋貌,俎豆有序。荐福邦家,维师尚父。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少策经营饱,多方处置闲。樵谈消一日,野坐看千山。白鹭远飞去,微云时复还。展开新乐地,攻破旧愁关。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时各自一番新。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

平生每临岐,辄作数日恶。况当暮冬际,尤用感离索。千林已空枝,饥乌晚犹啄。北风殊未已,槭槭卷黄落。想当道里远,窈窕复寻壑。霜寒清夜驿,月树堕惊鹊。仆夫睡已熟,独坐谁与乐。寄诗往问之,聊以慰寂寞。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鸿蒙。一气循环凝重。内隐真水真火,氤氲盘结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三气齐分太定。

朝采卷耳,于陵于冈。取叶存根,以备酒浆。嗟我怀人,在彼遐方。闵其勤劳,寤寤弗忘。念得送我,置尔之傍。所愿莫遂,徘徊彷徨。凤游四海,亦思其凰。毋以道远,而易中肠。好鸟和鸣,其飞颉颃。感物增忧,泣涕沾裳。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素秋弄色。翦翦天风,飞飞万里,吹净遥碧。想玉杵芒寒,听佩环无迹。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

寂寞吾知贵,纷华世所荣。常评败素紫,孰愈浊缨清。爵禄心无食,山林志有盟。幽居自空谷,哲妇乃倾城。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天地产众材,任材谓之智。栋桷与楹杙,小大无有弃。方者以矩度,圆者中规制。嗟尔木之瘿,何异肉有赘。生成拥肿姿,赋象难取类。櫽括所不施,钩绳为尔废。大匠睨而往,恻然乃有意。孰非造化功,而终配不器。刳剔虚其中,朱漆为之伪。斟浆挹酒醴,施用惟其利。犠象非不珍,金罍

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休啼为近鲛人室,欲笑谁投玉女壶。云气乍回巫峡梦,水嬉犹记曲池图。金花却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缕濡。

家居堤下土平帘,人在江中尺许船。正尔平生事方足,有人狂梦欲登仙。

前浦归帆挂夕阳,傍船打鼓是渔乡。居人却惯鱼虾贱,茅店晚厨春荠香。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鸟企蛇盘地半天,下窥千仞到浮烟。因高回望沾恩处,认得梁州落日边。

野外初凉冷,征衫亦未重。檀栾溪上竹,勃窣道边榕。秋意撩人切,岚光泼眼浓。更寻天竺寺,却忆此高峰。

黄蘖棒头曾不顾,高安拳下错商量。从兹遍界生荆棘,佛法初无一寸长。

昔年宫殿雨苔荒,花径无人采旧香。宰噽若能容国士,西施那解误君王。轻寒客子垂双袖,落日啼乌下女墙。成坏不将供一笑,争如烟外{上四下囨}渔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