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作品评述

《天姥岑望天台山》是唐代灵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灵澈站在天姥岑,远望天台山的景色。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天姥岑望天台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山峰的壮美景色的赞美。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临海市,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姥岑则是天姥山下的一座山峰。

第一句“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描绘了天台山的壮观景色。天台山是由许多山峰组成的,诗中用“众峰”形容,表达了山峰的众多和辽阔。华顶是天台山的最高峰,作者用“当寒空”形容其高耸入云的姿态,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描绘了天台山常常被云雾遮盖的景象。由于天台山地处海洋气候区,云雾经常笼罩着山峰,使得山峰看起来时而被云雾遮挡,不完全可见。崔嵬是指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用来描绘山峰隐约在云中的形象,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天姥岑望天台山的景色,通过山峰的高耸、云雾的遮挡等细节,展现出作者对山峰的敬仰和对壮美景色的赞美。诗意充满了野趣和壮丽之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而动人的印象。

诗词推荐

廉以维其心,在心常有辨。一介不妄取,真如视土粪。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符叱风雷恶,朝修月露清。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道引图看足,参同注解精。休粮一拟问,窗草俟回程。

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年来那复不时须,斗酒珍藏敢罪孥。安我馈浆穷逆旅,有谁携榼访幽居。粗粱何择皆庚癸,题品宁当辨酪酥。自笑悲辛慙杜老,却愁人不食吾余。

春日载阳,薄言采芑。泳之游之,民之洽矣。

燕雁水乡飞,京华信自稀。簟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好风佳月满襟怀,尝到先生丈室来。今日忽为江海别,此心肯逐晚潮回。

为问幽兰桂,空山复若何。芬芳终有分,采折更谁过。望在轩阶近,恩沾雨露多。移居傥得地,长愿接琼柯。

湾湾流水曲栏干,皞鳷芙蓉不耐寒。玉手为开银屈膝,举头却见月团团。

倚阑心目净,万面一磨铜。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大施门开无拥塞,何须远劫方修得。只要无心直下休,一颗圆光非异色。

故人辞禄未忘情,语我犹能作捍城。身不自遭如贡薛,儿应堪教比韦平。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闲生。把盏祝公公莫拒,缁衣心为好贤倾。

积雨晓放霁,红日照我帷。起来步幽蹊,金蕊灿朱扉。芳姿自妩媚,微香袭人衣。令节无多日,更宜拥培之。三径岂不富,最喜先开枝。此意谁颂解,惟有渊明知。子诗正芳润,白露与俱滋。未□泛杯酌,且要涤甘肥。落英行可餐,乐哉遂忘饥。

刘子生时,当月下弦,输大半轮。记孤馆望云,朝饥讽午,寒炉拥雪,岁晚盘辛。比似先生,两壬相望,岂止参差一二旬。明年好,算乞浆得酒,酉胜如申。吾辰。定是雌辰。听穷鬼揶揄数得真。但鹤唳华亭,贵何似贱,珠沈金谷,富不如贫。明月清风,晴春暖日,出入千重云水身。吾老矣

劳禽不择枝,饥虎不畏槛。君子当固穷,无为仲由滥。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汉高偶试神蛇验,武王龟筮惊人险。四龙或跃犹依泉,小狐勿恃冲波胆。

五杂组,四豪客。往复还,阡与陌。不得已,长沙谪。 ——张荐五杂组,五辛盘。往复还,马上鞍。不得已,左降官。 ——李崿五杂组,甘咸醋。往复还,乌与兔。不得已,韶光度。 ——颜真卿五杂组,五色丝。往复还,回文诗。不得已,失喜期。 ——皎然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褎。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岂无异乡感,感此

十二峰头行雨神,香魂忽变此花真。颦眉似恨争妍女,着眼如羞快睹人。天亦有私全与艳,雨何无赖使为尘。不须羯鼓催先发,迟发还留几日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