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醉后赠马四》
拼音和注音
yóu xiá kè , xiāng de bàn hān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侠客:(名)旧指武艺高强,讲义气的人。
游侠:古代称豪爽好交游、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的人。在一些文献中也有侠义的行为;轻生重义、勇于救人急难的人;无赖之徒等意。
半酣:(形)指饮酒尚未尽兴:酒到~。
相得:相得xiāngdé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与公甚相得。——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原诗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游侠客,相得半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