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阁诗

延和高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太乙闻。
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作品评述

《延和阁诗》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延和高阁上干云,
小语犹疑太乙闻。
烧尽降真无一事,
开门迎得毕将军。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延和阁高耸云端,诗人站在阁楼上俯瞰着云雾缭绕的景象。他小声低语,仿佛怀疑仙界的太乙神是否能够听到。诗人感慨道,经历了种种尘世琐事,降真的修炼之道已经被烧尽,不再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心动。然而,当他打开门迎接毕将军时,再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悦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延和阁,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站在阁楼上,凝视着远方的云雾,表达了他追求高远境界的心境。他低声细语,用小语轻轻地述说,似乎怀疑自己的声音是否能够传达到太乙神的耳中,暗示了他对神仙世界的渴望和虔诚之情。

接着,诗人抒发了对尘世琐事的厌倦之情。他说自己的修炼之道已经烧尽,不再受任何事情所动摇。这里的“降真”指的是修炼成仙的过程,而“烧尽降真”则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这种表达,表明他对于修炼成仙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一切尘世的烦恼。

然而,最后两句诗意呼应了开头的景象,诗人打开门迎接毕将军,仿佛又回到了尘世的喧嚣中。这里的“毕将军”可能指的是具体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尘世的事物和人情世故。诗人在迎接毕将军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喜悦和活力,进一步展示了他对于尘世的矛盾心理和对于人世间的情感回归。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超然境界和尘世纷扰的矛盾感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使得诗词意境更加深远。它展示了唐代文人士人追求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尚缺佳已许,既圆明若何。一年增我老,千进念渠多。柳乱谁屡舞,虫喧空作歌。要为终夕看,四体奈烦痾。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幸婿名门仅两年,一编心事苦难牋。袖因哭妇痕犹湿,觞未登堂讣已传。自悟浮生如泡幻,渠知党祸炽株连。墓头片石垂千古,亦把蛮烟姓字镌。

四围碧玉绕盘河,六月此为安乐窝。且喜身心客清净,但愁岁月为消磨。洞门开辟元无锁,暑气羞惭自倒戈。只要人心明内外,红尘取此本无多。

烟抹霜林秋欲困,吹破胭脂,便觉西风润。翠袖怯寒愁一寸,谁家庭院黄昏信。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佳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兀兀梅窗坐已顽,自怜失脚落人间。洞霄宫里星辰近,天柱峰前日月闲。野鹤听琴飞雪舞,湫龙喜客为澜翻。此中不昼生云雨,珍重坡仙一扁颜。

险绝昌溪水,如何亦问津。命分毫发地,利役古今人。

久雨不晴,浸烂衲僧鼻孔。如何是衲僧鼻孔,浮云散尽碧天宽,赫赫金盆海里涌。

长安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秀蔓依檐老,寒枝映屋疏。寒暄候虫报,昏旦老鸡呼。已饭新收稻,仍烹自种蔬。邻邦有佳酿,冲雨隔江沽。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闻尔又归青嶂住,四明西畔越东头。山当篱外偏环屋,水到门前总合流。得句苦迟难附置,怀人不见更登楼。扫除儿女相思话,好作阆风十日游。

半依岩岫倚云端,得立亭亭耐岁寒。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少长城闉老一村,平生好语不曾闻。百年马鬣空埋我,三载鳌头更祝君。幸有邻僧分隙地,岂无座主识雄文。须臾忍死携筇立,更看峥嵘足蹑云。

疏疏绿发覆清浔,漠漠微香起夕阴。无复风流追九畹,空余烟雨暗深林。谁分秀色来幽室,独写遗声入素琴。还似高人远尘俗,争辉玉树亦何心。

槛边花外尽重湖,到处怀觞兴不孤。安得家家寻画手,溪堂遍写读书图。

虞翻骨体素多屯,垂老遭逢白发新。岂有一辞裨衮斧,亦无三制报丝纶。孤臣命薄难谐世,明主恩深欠杀身。不道归田无以报,暮年长作祝尧人。

晓日早莺啼,江城旅思迷。微官同寄傲,移疾阻招携。远水闾阎内,青山雉堞西。王孙莫久卧,春草欲萋萋。

乾坤日以闢,生意日以隘。春风一披拂,万族竞苏快。肖翘与蠕动,靡不忻坼解。庆泽流光华,垂荣到菅蒯。山木岂自寇,孰翦孰拜。根干傥有遗,滋萌乃复在。苍录溥至仁何类不昭泰。人为物之灵,元化忍独外。气运何日回,岁朋易征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