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长干曲三首

内桥南走是长干,十里平铺白玉寒。
踏尽马蹄尘不动,半窗明月此中看。

作品评述

《中秋长干曲三首》是明代诗人周天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长干曲三首

内桥南走是长干,
十里平铺白玉寒。
踏尽马蹄尘不动,
半窗明月此中看。

中文译文:

走过内桥往南去是长干,
十里路面平坦如白玉般寒冷。
踩过马蹄,却未能扬起一丝尘土,
半扇窗户透出明亮的月光,我从中观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长干镇在中秋节夜晚的景象。长干是一个小镇,诗人通过描写这个地方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他对中秋节的思念和对美好夜晚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勾勒出长干镇中秋夜的景色。首两句通过形容长干镇的道路平坦如白玉般寒冷,给人一种静寂和寒冷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骑马行进的场景,踩过马蹄却未能扬起尘土,这一描写增强了夜晚的宁静和肃穆感。最后两句则展现了明亮的月光透过半扇窗户,将美景映照到诗人的眼前。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中秋夜景的赞美和对乡愁的思念之情,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精湛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寒冷但又美丽的中秋夜晚。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领悟,同时也能够体味到诗人内心的深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传统节日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推荐

独化陶钧运圣谟,八方寥廓入雄图。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编年谁秉丹青笔,流落周南一腐儒。

明主何曾弃不才,书生飘泊自堪哀。烟波东尽江湖远,云栈西从陇蜀回。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东吴山色家家月,南楚江声浦浦风。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访芳池跃翠泉。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迟日芳郊路,寒暄气已分。共寻茅屋趣,一醉竹光云。蕴藉潘怀县,清修郑广文。衰迟亦何幸,并得友多闻。

霜竿操尚特幽奇,直节端如正士姿。高拂九霄无曲处,古来惟有老天知。

柴门不掩俗人稀,成就山房一段奇。木叶最宜新雨後,鸟声更胜暮春时。家赀屡罄缘耽酒,宿习犹存为爱诗。别有一条差自慰,术苗芎茁正离离。

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齐心藕意,下九同嬉戏。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景炎记旦,实系开基。登俎如在,缩鬯有佃。明灵昭格,孝乡肃祗。福茨绵祇,声宇均禧。

道义谁人似乃翁,有儿如子岂忧穷。自应便享千钟养,不谓今犹四壁空。好遣江山归笔下,莫将荆棘置胸中。诗书傥不辞勤苦,衣绣何难继祖风。

金勒雕鞍騕褭才,何须论价买龙媒。总拚乐土千人产,蹴踏沙场万里开。

梅花一簇,花上千枝烛。照出靓妆恣态,看不足、咏不足。便欲和花宿,却被官身局。借问江南归未,今夜梦、难拘束。

秋深万物尽归根,五谷从来不解分。以长而食了无事,南山有种何曾勤。遁泽真情在句中,薄俗三叹曹刘风。识得异形同一气,应无管蔡怨周公。

宿叶自脱新叶生,东园忽已清阴成。老夫东行复西行,乌藤瘦劲青鞋轻。竹鸡群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萋萋幽草上墙绿,匆匆细水循阶鸣。萧然濯手坐盘石,心地平安体纾适。青山缺处红日沉,杳杳长空送归翮。

江家宅在严家濑,亦有商声歌半夜。不烦死鱼远吐墨,谁识天马早流赭。嗟予久已乌角巾,愧尔当年白莲社。唯昔灊山见老禅,枉叹门人才下下。

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月何。邑人怜白发,庭树长新柯。故老相逢少,同官不见多。唯馀旧山路,惆怅枉帆过。

灵橘无根井有泉。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七月八月{左禾右罢}稏红,一家往往收千钟。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老翁扶杖泣我前,此事何堪与君道。君不见屯军十万如貔貅。椎牛酾酒不得饱,飞芻挽粟无时休。禾稼登场虽满眼,十有八九归徵求。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