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白虎寺诗

绕郭寻好山,直北得睹径。
一重复一掩,间度略知名度峻。
溪声出左方,环玦步相应。
万木俨扶持,四山拥清润。
高疑星可摘,况乃斗之分。
诸分恨到晚,六月宜问信。
颇闻开山老,说法起众病。
坐受於菟降,了不怀寸刃。
山僧诧神通,辩口纷若磬。
我岂必胜哉,渠自有佛性。

作品评述

《径山白虎寺诗》是宋代朱翌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山的探索与领悟,同时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佛教思想的影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绕着城墙寻找美丽的山峰,向北直行寻觅小径。一座山峰复一座山峰,其中的间隔稍许知晓其高峻。溪水的声音从左侧流出,环绕着璧玉般的台阶回响。茂密的树木扶持着山峰,四周的山峰环抱清新湿润。高处仿佛可以摘取星星,更何况它们是天空中星宿的分布。人们分离后对彼此的思念直到傍晚,六月时可询问消息。听说山上的老者开创了这座寺庙,传授佛法医治众多疾病。他坐在菟丝中,毫发未损。山中的僧人对他的神通感到惊讶,纷纷辩论如同敲击的钟声。我又何必一定要胜过他呢,他自有佛性。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朱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追求。他通过绕城寻径、观赏溪水、感受山峰的高度和山间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钦佩之情。通过描述山峰的重复和间隔,诗人揭示了山的壮丽和峻峭之处。他将山峰与星宿相提并论,强调了山的高远和神秘,展示了对山的无限崇高之感。

诗中还融入了佛教思想,山上的白虎寺象征佛法的普及和疗愈众生的力量。山中的老者被描绘为开山开创寺庙的智者,他的存在象征着智慧和超凡的境界。他坐在菟丝中,毫发未损,显示出他的超然和无畏。山中的僧人对他的神通感到惊讶,辩论纷纷,表达了对智慧和力量的敬畏。诗人通过对这种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佛性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智慧的交融。诗人通过对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融入了佛教的思想,呈现出一幅富有哲理和美感的画面。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花影乱,晓窗明。莺弄春笙柳外声。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

着物薰然一气和,温温眉宇得春多。腰黄眼赤浑閒事,柳绿花红奈乐何。旧事几经铜狄话,佳词惯听雪儿歌。一杯何以为公寿,愿借长江万里波。

高阶既激涧。广阁更交柯。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

闽海谁云易作霖,雾霜三日但阴阴。笑把屠苏问童稚,何渠水旱不经心?

风收点滴晓檐声,云放朦臕晚日明。杨柳染丝才喜雨,梅花泣玉却祈晴。

飞下云閒玉箸书,忽如梦觉揖梅癯。古来髓脉今谁识,称得山中老饿夫。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轩窗共幽窳,竹柏助蒙密。辛勤惭巧宦,穷贱守卑秩。无术政奚为,有年秋屡实。文书少期会,租讼省鞭抶。地僻与世疏,官闲得身佚。荆蛮苦卑陋,气候常台郁。天日每阴翳,风飙多凛凓。衰颜惨时晚,病骨

校书兰台昔名士,怀□会稽今望郎。忽惊风采照户牖,便觉肺腑流冰霜。

在寒士右。惜乎流离顿挫无以见于事业,身闲胜日,独对名酒,悠然得意,引满径醉。醉中出豪爽语,往往冰雪逼人,翰墨淋漓,殆与海岳并驱争先。虽其平生风味,可以想见,然流离顿挫之助,乃不为不多。东坡先生云,士践忧患,焉知非福,浩然有焉。老子于此,所谓兴复不浅者,闻其

开山凿石天无际,钓水耕云地有余。金鼎莫传添汞法,墨池且问太玄书。

超然亭上鬓毛斑,浩荡秋风小立閒。岂为诗情堪过海,只缘脚力要寻山。峭峰断续天容缺,高壘萦纡地势悭。回首不堪东北望,桂林万里是秦关。

笑提虹管试春闱,大手何妨小出奇。龙种嘶鸣暗万马,鹿麑辟易避孤罴。京城纸贵争传赋,便驿书来賸寄诗。老友生平识英物,要看修竹拂云枝。

括山随处好,况复有诗人。粘壁多诗藁,看山少讼尘。夜寒琴伴月,香冷砚生春。鹤亦能留客,敲门不厌频。

行幸一何得,民安君子乐。求官利益人,勸善懲诸恶。

鹦鹉有客吊芳草,黄鹤无人吹落梅。

孤榜前春冰雪清,山祠閒步意无营。曾耽幽概穿廊曲,犹记筠冠问客生。

造物蕴神巧,轩豁露真趣。嵌空划仙掌,罅拆喷石乳。半壁垂鲛绡,晴天洒飞雨。扪萝不知疲,酷爱岩石古。彼姝逝杳绝,灵虬孰能睹。玉册閟篆籀,三坟阙难补。徘徊挹翠浪,洗涤面尘土。回舆带夕岚,哦诗愧吴语。

落木包生意,来鸿定去期。如何萧瑟气,有许楚臣悲。

白发从夫志,青刍为客谋。送车今几两,乐土有斯丘。犹子声名甚,他时雨露秋。摩挲看石刻,嗟惜到松楸。

劫火不能焚,空中转法轮。风霜鸱殿古,金碧贝函尘。物本由成数,人言不坏身。却怜无问者,遗迹竟成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