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下蔡县楼

长涯烟水又含秋,吏散时时独上楼。
信断兰台乡国远,依稀王粲在荆州。

作品评述

《登下蔡县楼》是唐代诗人李中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长涯烟水又含秋,
官吏散去,我独上楼。
家乡国土渐渐隔绝,
但我仍能模糊地看到王粲在荆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望远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诗人所描述的景物是长涯的烟水,也就是远处的山川和水流,这些景色又混合着秋天的气息。这里的长涯可以指诗人所在的地方,也可以指整个天下。在官吏离去的时候,诗人独自登上楼,远眺着长涯的景色。诗人抒发出一种离乡背井之情,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远方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信断兰台乡国远,兰台是一个地名,兰台乡国远意味着与故乡遥远。这表明诗人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与家乡的联系和了解已经断绝,只能依稀模糊地看到一些故乡的景象。但即便如此,诗人仍然能在心中勾勒出王粲在荆州的形象。王粲是唐代文学家,他在荆州时是兴起的地方名士。这里诗人所说的依稀,不仅指王粲在荆州的模糊形象,也折射出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怀念。

总体上,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对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离乡的苦闷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诗人以自己个体的情感和体验,唤起了读者对故乡和过去的共鸣。通过思念和向往,诗人传达出对家乡和曾经的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达出对未来的祝福和期待。

诗词推荐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鶢鶋设钟鼓,固已非所乐。我今对秦筝,听之亦藐藐。老人难遣日,藉此慰牢落。此意只有知,勿令儿辈觉。

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寒花毕竟亡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茄。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丝竹久已懒,今日遇君忺。打破蜘蛛千道网,总为鶺鴒两个严。

久欲寻高隐,今朝信马行。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

杏花枝头蛱蝶飞,似郎游冶忘归时。杏花落尽蛱蝶去,郎不归来向底嬉。

放船鸣橹便秦吴,送别空烦长者车。宿雾锁山常幂幂,断云将雨忽疏疏。高城五岭花深处,短棹三江木落初。赖得溪流通尺素,蒲根仍有一双鱼。

黄浦滩头水拍天,寒城如雾柳如烟。月沉未沉鱼触网,潮来欲来人放船。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杖藜看笋数犀株,天堕香云五色书。落月照人惊梦昨,光风识面记春初。珠骈巧语谁能拣,锦比新诗迥不如。转读转佳难去手,眉间愁思为君舒。

煮软芋魁初不饥,天教吐出胸中奇。追随且裹子舆饭,持似只有香岩锥。刺舟迎客菊笑处,觅句怀人霜落时。吾辈阿冯真解事,与侬细举南山诗。

桂林旧首绣衣来,久矣余波拍越台。自古直臣多牧广,广平曾赋岭头梅。

飞随风雨落随流,更有余红亦已休。杳杳天涯春物尽,可怜莺蝶不知愁。

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散水麝,小池东。乱一岸芙蓉。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梦念远别、泪痕重。淡铅脸斜红。忡忡。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销镜中。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

满地霜华衬短靴,禁城阴处晓频过。金笼内使教鹦鹉,玉勒蕃奴制骆驼。八面楼西明月在,万年枝上庆云多。重闻奏事言何事,郎省无缘上谏坡。

天其或使不轻飞,有待随轩故作心。风静圆虚才半夜,雪随精意若前期。影藏寂寂沙头鹭,寒入青青垅首岐。千里欢谣归太守,邦人固已播声诗。

遇坎与乘流,谁能舍迹求。即空皆是境,大渡本无舟。风流随机息,乾坤任光浮。可怜迷岸者,漂荡几时休。

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