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早发资福寺至华首台道中复次前韵》
拼音和注音
yī piàn yān guāng lù zhèng nóng , qiū yī zhān shī liǎng sān ch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片:1.数量词。用于平而薄的东西。2.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3.数量词。用于呈片状或连接成片的景物。4.数量词。用于弥漫散布的景色、气象。5.数量词。用于集聚在一起的声音。6.数量词。用于人的心情、心地、心意。7.数量词。用于文字、语言。8.整片;整体。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沾湿:沾湿zhānshī被淋湿长夜沾湿何由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药相沾。——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三重: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三种隆重的礼仪。指夏﹑商﹑周三王之礼。
秋衣:秋日所穿的衣服。特指征戍军士的寒衣。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原诗
一片烟光露正浓,秋衣沾湿两三重。
芒鞋此地曾飞燕,竹杖何年更化龙。
隔县尚看云母洞,到山先认老人峰。
旧游渐喜僧房近,溪水琅琅不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