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卢老无端颺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
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宋代释宗学者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充满悲凉和无奈的故事,通过对卢老的遭遇进行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家庭纷争的关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卢老毫无理由摇动下柴,
用碓头舂出古菱花。
恶声千载留下一片混乱,
养子又有谁能解救家庭?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卢老摇动柴禾和碓头舂米的场景。卢老无端地摇动下柴,碓头却舂出美丽的菱花,这里暗喻了卢老无辜受到的冤屈和生活的不公。恶声千载成狼籍,意味着多年来的争端和纷争已经造成了家庭的破裂和混乱。而诗中提到的养子,指的是卢老所养育的子女,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和对家庭纷争的关切。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悲凉遭遇的感叹和对家庭纠纷的担忧。它以寓言的形式,通过一个小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情的深刻思考和对家庭和睦的期望。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悲凉和无奈,思考人生的变幻和家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

浅带一帆风,向晚来、扁舟稳下南浦。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危樯影里,断云点点遥天暮。菡萏里风,偷送清香,时时微度。吾家旧有簪缨,甚顿作天涯,经岁羁旅。羌管怎知情,烟波上,黄昏万斛愁绪。无言对月,皓彩千里人何处。恨无凤翼身,只待而今,飞将归去。

朅从歙浦来湓浦,闻自全州入桂州。倚俟先生还北棹,定容小子到南楼。甘留旅琐缘何事,积受恩私愧未酬。但愿岁时一相见,萍踪从昔惯漂浮。

堪叹一灵真性。得来笑杀惺惺。不烧香火不看经。走入这条捷径。便把那人喝定。今朝说与叮咛。西江月里最分明。堪用家风清莹。

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

寒夜阻良觌,丛竹想幽居。虎符予已误,金丹子何如。宴集观农暇,笙歌听讼馀。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

之苦,自伐去也。归涂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稠塘旧是花千树。曾泛入、溪深误。前度刘郎重唤渡。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抛人过江去。及至来时春未暮。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淋漓百榼宴江楼,秉烛挥毫气尚遒。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戏语佳人频一笑,锦城已是六年留。

几年飞梦越来城,试扣柴荆恰快晴。松菊正酬閒客意,烟波真似主人情。黑头据要方行志,绿野当年浪得名。我亦邻乡值桑柘,访公非为忆莼羹。

平只道和戎功第一,不知上策在亲征。

儿童剪伐未须施,竹外横斜一两枝。冷艳更开深雪里。此花应不冀人知。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自是意中人。临风休障尘。

紫燕双双掠水飞。廉纤小雨未成泥。篱边开尽野蔷薇。会少离多终有恨,暂来还去益堪悲。后期重约采莲时。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风雨移春醉梦中。忽然吹信息,堕泸戎。青炜风物换朱融。吾归矣,家在月明东。公等为人忠。年年称母寿,一尊同。恨无佳句可酬公。相期意,滴滴小槽红。

刘伶台畔酹金卮,寂寂荒丘带晚晖。今日先生不能饮,妇言屏弃未为非。

阖闾城里去,瘦沈是同舟。不用悲游鹿,唯须问狎鸥。夕阳空茂苑,残雪遍长洲。太守相逢日,言诗定点头。

昼长庭院深深,春柔一枕流霞醉。蒙松欲醒,娇羞还困,锦屏围翠。豆蔻初肥,樱桃微绽,玉阑同倚。记华清浴起,渭流波暖,红涨腻、弃脂水。燕子来时天气。尽韶风、与诗为地。芳丛雨歇,露痕日酽,英英仙意。莫恨无香,最怜有韵,天然情致。待问春能几,五更犹是,拌今宵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