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孔圣家邹鲁,
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
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
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
今日待明君。

中文译文:

追随圣旨前往邹鲁,孔圣家的故居,
儒家的风范笼罩着祭祖之地。
龙凤相随回到了早年的住所,
凤凰的美德颂扬着余香。
在房间内,神灵犹如就在旁边,
登上堂上,乐声仿佛回荡耳畔。
扬起了知道一国之治的法则,
今天等待着圣明君王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宫廷文人张说奉和圣旨而作,题材是祭奠孔子的主题。诗中通过描述孔子的故居和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孔子的崇拜和对儒家文化的赞美。

首先,诗人提到孔圣家的故居邹鲁,表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接着,描绘了龙凤神兽的回归,象征着圣贤之气重新充盈于孔子的住所,凤凰的美德也将余香传扬。这一描写暗示了孔子对儒家思想的传承。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祭祀孔子的场景。诗人把孔子的神灵形容得非常真实,好像就在现场一般。登上堂上,乐声环绕,展现了庄严而庄重的祭祀仪式。最后两句“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表达了对现任君主的期待和盼望,希望他能继承孔子的精神,以明君的方式治理国家。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孔子故居和祭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儒家文化和孔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圣明君主的期望。

作者介绍

张说,字霖卿,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有《游老君洞》诗。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

诗词推荐

四时循化机,万物随动息。众星纷荧荧,天运齐供北。

燕脂新染出,剪刻费天工。叶少何妨绿,枝繁不厌红。绮霞当眼烂,风雨转头空。唯有亭前竹,青青四季同。

随处自丘园,无心计子孙。江清平见寺,山小远连村。野况家常饭,真情故旧尊。兴来唯嗜酒,意到已忘言。

忆昔登临日,今经二十年。峥嵘新栋宇,黼黻旧山川。鱼响潭翻浪,鸟飞风送船。穴空龙已去,鳞爪迹依然。

十万鸣弦小十王,曾驱叛寇入河湟。青海便为胡部落,赤斤元是汉封疆。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主人即谱入中吕调

新糊案子,其白如银。入试出试,千春万春。

小园斑驳花初发,新乐铮摐教欲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东岳天齐圣帝,创建起一行宫。听松韵翻涛,分序奏管,檐铎摇风。对面好山迎目,恋清标佳致懒乘骢。此夜归来无月,明朝去认行踪。一般清兴洗心胸。禁夜捣铜钟。有犬吠山村,泉流西涧,鹤翅摩空。几处总兵节制,太平何术教军戎。天下典章狼籍,多门政出谁穷。

门对万山深,登临老病侵。牛羊随野色,草树带秋阴。此景聊供望,何人肯见寻。猜鸥不用下,我自信无心。

自叹身谋我独疏,只贪风月恣欢娱。杯盘遇客随多寡,囊橐何时问有无。万电梯航无罥罣,十年墙屋有穿窬。从今老去无他望,绿绮一张醪一壶。

细雨濛濛江汉宽,楚天无际倚阑干。水为万古无情绿,酒是千龄不老丹。 故国鱼兼莼菜美,新霜人共菊花寒。楼船楼阁俱雄壮,黄鹤黄龙醉里看。

汀洲潮落雨初晴,独坐兰舟酒半醒。欲采芙蓉过江去,迢迢秋水数峰青。

人道楼前碍瓮城,无多山色到檐楹。那知皂盖行春日,却与春风最有情。

大患元因有此身,正须枵腹对空囷。扶持接客宁嗟老?质贷迎医未厌贫。碓下罕遗鸡啄粒,席间不扫鼠行尘。时时笑顾儿曹说:纵有烟霄莫问津。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云凝入港大孤山,芦荻翻风秋夕寒。水急乱从彭蠡出,来舟不似去舟难。

天子驭金根,蒲轮辟四门。五神趋雪至,双毂似雷奔。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