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陈师道的《和江秀才献花三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jiāng gōng gū fèn bù yí qiū , yín zuò qiū chóng dào bái t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宜:不相宜;不合适。
孤愤:韩非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原诗
江公孤愤不宜秋,吟作秋虫到白头。
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