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更有谁堪赠,持与湘南放逐臣。

出自明代王恭的《摘兰》

出自明王恭的《摘兰》

拼音和注音

zhī yīn gèng yǒu shuí kān zèng , chí yǔ xiāng nán fàng zhú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放逐:(动)古代把犯人流放到边远的地方去。[近]流放。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寂寞深林野水滨,可怜开落不逢人。

知音更有谁堪赠,持与湘南放逐臣。

诗词推荐

梅花本是一难兄,山谷当时错用情。毕竟渠家知己在,仙苍赢得浪驰声。

别来老大苦修道,炼得离心成死灰。平生忆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前诗有约能从否,不厌张罗幸过门。

书史平生好,山林岁晚心。逸才逢世偶,清誉服人深。有子能攀桂,伟家匪遗金。佳城合双剑,松柏旧萧森。

只唱离歌一叠休。玉溪浮动木兰舟。如何又对云烟晚,不道难禁草树秋。空脉脉,忍悠悠。绸缪终是转绸缪。相思相见知何处,记取新欢说旧游。

便斋素迫隘,为敞一轩清。畏暑不能到,好风常自生。簷牙透山色,砌脚逗泉声。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适情。

慕古既多沮,从俗宁可安。吾冠方委尘,政尔不必弹。群醉敢独醒,孤芳若为园。秋风况无情,最解吹年颜。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可曾醉。谁云忧找大於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报功厚载,祀事惟明。思文烈考,道济群生。侑神定位,协德安平。声洁并荐,享于克诚。

张公一去二百载,杰阁依然横霭中。徙倚看碑仍看画,时闻柏子落秋风。

姑孰溪边独倚楼,江城二月似深秋。孤云无处求亲舍,先陇何人祀首丘。花落始知寒食过,雁归浑是夕阳愁。故山应有王孙怨,春草凄凄没尽头。

稍愆梅熟雨,似作旱时风。此柄知谁宰,皇天不病农。桑麻初告毕,仓廪旧犹丰。莫起焦熬叹,当期渗漉通。

崇丘峨峨,动植斯屡。高既自遂,大亦自足。和风斯扇,膏雨斯沐。我仁如天,以亭以育。

厌看家园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雷阗阗,山昼晦。风振野,神将驾。载云罕,从玉虯。旱既甚,蹶往救,道阻修兮。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药有一君元长厚,病教五鬼逞狂阳。公诗可但能除疟,万痾都如律令忙。

落日疏林数点鸦,青山阙处是吾家。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

闲卧东窗云,遂得天然趣。枕上桃花源,花开不知数。啼鸟自无心,何事客惊寤。翩翩峰畔霞,亹亹溪前树。俄顷梦还成,去尽春山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