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诗二句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作品评述

《句诗二句》是一首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手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饮非其人茶有语,
闭门独啜心有愧。

这首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一种愧疚和自省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喝茶时有话要说,但却不是和那个人共享茶叶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作者与某人有隔膜,不愿与之共享茶叶;另一种解释是作者在喝茶时思考自己的内心,有话要对自己说。这句话的意象化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诗的第二句表达了作者独自闭门啜饮茶汤时的内心愧疚。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在独处时对自己内心的反省和自责。作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或思想可能与道德或伦理标准相悖,因此感到内疚。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喝茶时的内心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质疑、懊悔和自省。作者在独处时思考自己的言行,感到自己与他人或社会存在某种隔膜,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质疑。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我内省的关注,并揭示了他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思考。这种自省和内疚的情感使得这首诗词更加深刻和具有共鸣力。

苏轼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内心的自省,传达了人们在独处时可能会面对的内心冲突和矛盾。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内在的思考价值,成为了苏轼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珮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祇园说法无高下,尔辈何劳尚世情。

锦襜褕,绣裆襦,强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春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翦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直来万里月,旁到五峰秋。幢冷遮高雪,旗闲卓乱流。谢朝明主喜,登省旧寮愁。隔海城通舶,连河市响楼。千官倚元老,虚梦法云游。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北斗南头云送喜,人间快睹魁星。向来平步到蓬瀛。如何天上客,来佐海边城。方伯娱宾香作穗,风随歌扇凉生。且须滟滟引瑶觥。十年迟凤诏,万里寄鹏程。

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钟繇捷表前无古,班固铭诗继者谁。白发腐儒心胆薄,一春林下浪攒眉。

道场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澜。只欠荷花三十里,橛头船上把渔竿。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使君幽讨遍禅林,名动三台殿阁清。稍赋诗章回好色,坐令草木有佳声。政须膏泽随轩至,未碍隼旟冲雨行。争写雄文惟恐后,喜兼和气满重城。

方朔出世士,挥斥隘八极。乃与优侏儒,饥饱同一食。调笑刘天子,绐之聊一剧。此意竟不传,无人子思侧。

朝下黄芦坂,夕望箕山云。缅怀巢上客,想彼岩中人。弱岁慕高节,壮年婴世纷。漱流羡颍水,振衣嗟洛尘。空祠乱惊鸟,山木含余曛。聊兹谢芝桂,归月及新春。

春辉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岂为豹皮留盛誉?何妨马革裹遗尸。海天迢递思兄夜,圜土凄凉忆父时。国恨家仇忘不得,苌弘化碧杳无期。

山云百日雨,山水十丈波。田畴与道路,一夕成江河。巨石大於鳖,吹转如蓬窠。夏旱既损麦,秋潦复无禾。津梁尽倾坏,商贩绝经过。斗米二百金,吾生将奈何。安敢比夷齐,愚圣不同科。应如元鲁山,饿死深山阿。

重阳无菊闷书空,心似渊明兴不同。聊且携壶上东岭,不妨欹帽对西风。百年尽付无何外,三迳谁如阿堵中。十月黄花方烂漫,莫辞联骑访山翁。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碑版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携簟入深竹,脱巾挂低枝。无令儿辈觉,更恐俗客知。清风何故来,口咏渊明诗。凉冷似太过,还从径中归。

景好身还健,天晴路又乾。小车芳草软,处处是清欢。

万卷诗书难却易,片衣口饭易却难。说甚须弥和芥子,堂堂体露指风旛。

独入玄宫礼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秦淮两岸沙埋骨,湓浦千家血染尘。庐阜烟霞谁是主,虎溪风月属何人。九江太守勤王室,好放天兵渡要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