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作品评述

唐代胡曾的《咏史诗·凤凰台》是一首关于秦娥的诗歌。这首诗歌描述了秦娥在离开凤凰台后消失的事情,但她的音乐遗声却在千年后再次出现在世间。

译文:
秦娥离开凤凰台,
往东进入青冥,再无归来。
她的玉箫只剩下空空的,
千载之后,她的音乐之声传入人间。

诗歌传达了一种深情和怀旧之情。秦娥离开凤凰台后,她的音乐消失了,但几百年后,她的音乐再次出现在世间。这种悠远而传奇的音乐,通过时间的洗礼,依然能够感动和打动人心。

这首诗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凤凰台是一个象征着华丽和神秘的地方,在秦娥离开后变得空荡荡的。然而,她的音乐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胡曾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思考和悼念,同时也传递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诗歌中的凤凰台和秦娥成为了不朽和传世的象征,打动了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登桥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

心似冰轮浸玉渊,节如金井冽寒泉。每怀颜子能希圣,犹笑梅真只隐仙。仕傥遇时宁枉道,贫而能乐岂非贤。区区世路求难得,试往沧浪问钓船。

八九十翁嬉入市。把菊簪萸,共说新篘美。何以祝公千百岁。寿潭自酌花间水。白鹭沈沈飞复起。杜老江头,不恨秋风里。欲种蟠根天上李。三千年看青青子。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本叹儒冠误,因思学六韬。侵寻身尚困,凌厉气当豪。生理旧良薄,亲年今已高。匣中雄剑在,早去树旗旄。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鱼。

小楼南陌。翠軿金勒,谁家春色。冷雨吹花,禁烟怯柳,伤心行客。少年百万呼卢,拥越女、吴姬共掷。被底香浓,尊前烛灭,如今消得。

平生留落半天涯,处处逢梅是旧知。老树半侵江侧岸,疏枝斜出竹间篱。雪初霁处见鸦啄,水不波时观鹭窥。驰誉丹青非我事,旧游历历尚堪诗。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雨后林塘夏亦秋,一葫芦酒在船头。醉来深入荷花去,卧看青天飞白鸥。

扁舟蓑笠寄平生,元是江湖一白丁。偶着青衫持手版,懒占黄色上天庭。正须第事问三尺,未暇对人谈六经。啼鸟数声春事了,故乡回首几长亭。

昔日穷岗今竹溪,更生臣向复奚疑。此中安否渠能说,懒复作书聊寄诗。

高楼闲上对晴空,豁目开襟半日中。千里吴山清不断,一边辽海浸无穷。人生歌笑开花雾,世界兴亡落叶风。吟罢倚栏何限意,回头城郭暮烟笼。

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真个恨,未多时。也应香雪减些儿。著花照面须频记,曾道偏宜浅画眉。

初日在斜溪,山云片片低。乡愁梦里失,马色望中迷。涧底凄泉气,岩前遍绿荑。非关秦塞去,无事候晨鸡。

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堂後檐前小石山,一峰瘦削四峰撵。忽腾绝壁三千丈,飞下清泉六月寒。乃是家僮聊戏事,倒倾古井作惊湍。老夫畏热年来甚,更借跳珠裂玉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