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作品评述

《僧了仙携马太守唱和求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
在故乡的巴山之间,夜晚的砧鸣声响彻楚地的人家。

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
僧人的名气很响亮,太守的笔墨飞扬。

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
在世间有许多人羞于穿儒服,而我却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

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更需要寻求更高的同辈,来磨砺文章的章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富有韵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以及其中的两个角色——僧人了仙和太守。诗人通过对比两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

首先,诗中的巴山和楚地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地域,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砧鸣声从巴山传来,寒意萦绕在楚地的房屋边,给人一种寂静而又凄凉的感觉。

其次,诗中出现了上人和剌史两个角色。上人指的是僧人了仙,他的名气很大,显示了他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功力的深厚。剌史则是指太守,他所写的札子(文书)飞扬,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文学追求的态度,他不满足于世俗的尘嚣,而希望通过追求更高的同辈,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他提到世间有人羞于穿儒服,显露出对世俗礼教的不满和对儒家文化的看重。他希望能够求得更高水平的同辈,以进一步磨砺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对文学修养的追求和对自身进步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文学的追求,展现了他对自身修养的渴望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充满禅意和文学情怀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贤良策举厌刘蕡,报献徒悲自比伦。直疏李邵言不用,宁从甘露祸金门。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出处三朝俱白首,凋零万木见青松。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一锺。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欲盗羲和一点春,五更注想隔重云。如何但欲独不死,分我刀圭未费君。

新规杰阁倚苍峦,地拱天成十二栏。但觉星辰来广漠,不知步武切高寒。春风先到黄金阙,皓月常临白玉盘。曾侍威颜香案末,邃瞻旒扆瑞云端。

闻君东南使,揽辔云松间。皇华照楚甸,吉玉投衡山。幽寻得临观,意豁穷跻攀。顾我客斗牛,三年疏往还。低心念弱志,引领望衰颜。未共尊酒乐,良嗟人事艰。叱驭犯冰雪,回镳驰九关。何足慰离思,德音锵佩环。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雨应犹不止,终夕汗如湍。胡蝶魂才返,蒲牢韵已残。身今栖歙谷,家尚寄严滩。江涨忽如许,乘流未觉难。

轩冕功名何足为,先生聊作易农资。汉庭诛死皆卿相,犹说才能胜滑稽。

牖户绸缪实父基,豆区积貯训承师。老来事业仅如此,惭愧平生祗小知。

南风先自作秋声,蛩尔何知亦早吟。慵妇机边重到耳,征人塞上顿惊心。索裘应解寒将晚,彻土须乘天未阴。闻此休将儿戏看,盍图远略备当今。

寻常轻宋玉,今日稼文鸯。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扑簌敲窗纸,寒齐剡水滨。六花初落夜,孤枕未眠人。耳静声逾细。心清趣自真。爱梅情更苦,恐压一枝春。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床头添药里,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不必嫌漂露,何妨养羽毛。汉妃金屋远,卢女杏梁高。野迥双飞急,烟晴对语劳。犹胜黄雀在,栖息是蓬蒿。

昧旦不能寐,揽衣起徬徨。织缣与织素,谁复知短长。咫尺组幽思,回还遂成章。缄之戒童御,欲以寄远方。宛转达苦志,敢期昔所伉。

江流无日夜,客路渺东西。雾接寒潮上,天连晓树齐。闻虫思寂历,过雁惜书题。何日长干道,烦君驻马蹄。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穿花省路,傍竹寻邻,如何故隐都荒。问取堤边,因甚减却垂杨。消磨纵然未尽,满烟波、添了斜阳。空叹息,又翻成无限,杜老凄凉。一舸清风何处,把秦山晋水,分贮诗囊。发已飘飘,休问岁晚空江。松陵试招旧隐,怕白鸥、犹识清狂。渐溯远,望并州、却是故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