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潼关

都城三百里,雄险此回环。
地势遥尊岳,河流侧让关。
秦皇曾虎视,汉祖昔龙颜。
何处枭凶辈,干戈自不闲。

作品评述

《入潼关》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山势雄险,河流曲折,以及它作为重要的军事关隘的历史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都城距离这里有三百里,
山势奇险,环绕相扣缠。
这片地势高耸,居高临下,宛如尊崇岳山;
这条河流曲折绕过,让道给关隘。
秦皇一度对此虎视眈眈,
汉祖曾在这里悠然自得。
现如今,何处还有那凶恶之辈,
战争不曾停息,乱象频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历史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关隘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战乱不停的动荡时代的现实状态。同时,此诗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的向往,对战乱和冲突的厌恶之情。

这首诗词以其雄伟壮观的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意义而被人们传诵。它不仅展现了潼关的地理特点,还通过历史典故和对战乱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痛恨。同时,诗词的音韵运用和句式结构也使得整首诗词节奏流畅,意境与情感相辅相成。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东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

篱根醉倒任斜阳,隔夜茱萸便不香。莫把黄花遮破帽,教人见我鬓边霜。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龙宫满藏医方义,药病相当除五味。搅草耆婆也大痴,胡言乱拔茎茎是。

顾影良堪笑,胡为八尺长。苍颜抗尘土,饿喙说兴亡。竹雨先秋爽,松风生夜凉。爱寻湖上寺,留宿赞公房。

社稷元勋绝代无,夙瞻先德在龟趺。风云感遇依鳞翼,鸾鹄栖停映竹梧。偃武承平开圣治,投戈委质尚文儒。紫荷旧向芳年折,遗恨犹稽到六符。

老眼静中看。知我其天。纷纷得失了无关。花柳乾坤春世界,著我中间。世念久阑珊。随寓随安。人情犹望衮衣还。我愿时清无一事,尽使公闲。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太湖我污池,茂苑我林莽。橘柚我堆盘,鲈鱼我登俎。区区为苹花,移去溪上住。终当赋归欤,来此卧烟雨。

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一般草木缘何事,听唱骊驹尔最多。

吾庐镜湖上,傍水开云扃。秋浅叶未丹,日落山更青。孤鹤从西来,长鸣掠沙汀;亦知常苦饥,未忍吞膻腥。我食虽不肉,匕箸穷芳馨。幽窗灯火冷,浊酒倒残瓶。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和。褰帷跛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散发江天嬾出游,衡门日落锁梧楸。火云突兀方蒸暑,银汉纵横已报秋。熠熠露萤黏径草,冬冬漏鼓下谯楼。追凉明日无奇策,聊向林间卜雨鸠。

绿惨双蛾不自持,只缘幽恨在新诗。郎心应似琴心怨,脉脉春情更泥谁。

逐逐黄蜂粉蝶忙,雕栏曲处见花王。春心自是应难制,做出风流滋味长。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封禅空余不死名,华清宫里望长生。閒云强作人间瑞,更有山呼万岁声。

心境俱清净,能令五月凉。芬香随处有,不待沐兰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