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秦皇庙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岩阿。
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
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
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作品评述

《题秦皇庙》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林弼。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往事悠悠逐海波,
荒祠寂寂寄岩阿。
三神山下仙舟远,
万里城边战骨多。
东鲁尚存周礼乐,
西秦空壮汉山河。
早知一世能移祚,
崖石书功不用磨。

这首诗词描述了秦皇庙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头,"往事悠悠逐海波",意味着作者回顾历史的悠远流逝,像海浪一样绵延不绝。"荒祠寂寂寄岩阿",描绘了庙宇的凄凉与孤独,寄托了对历史的缅怀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的景象的描绘。"三神山"指的是指山东的三山,即泰山、岳阳楼和南岳衡山,而"仙舟远"则是指在边疆地区,离神山较远。后半句"万里城边战骨多"描述了边境城市战争所留下的牺牲和痛苦,强调了历史的沉重和残酷。

接下来的两句,"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对比了东部的鲁国和西部的秦国。东鲁是指山东,这里提到的周礼乐是指古代周朝的礼乐制度,意味着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尚存。而"西秦空壮汉山河"则指的是秦朝的疆域辽阔、山河壮丽,但如今已经空虚荒凉,暗示了国家兴衰的历史变迁。

最后两句,"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早知一世能移祚"指的是如果早知道一个人一生能否改变国家的命运,那么珍贵的时间就不应该被浪费。"崖石书功不用磨"意味着伟大的功业应该被铭记在石头上,不需要再次证明和修饰。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沉淀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间,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它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对比描写,使诗词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推荐

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

安康地理接商於,帝命专城总赋舆。夕拜忽辞青琐闼,晨装独捧紫泥书。深山古驿分驺骑,芳草闲云逐隼旟。绮皓清风千古在,因君一为谢岩居。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绿崖入翠微,岚气湿罗衣。涧水浮花出,松云伴鹤飞。行歌樵互答,醉卧客忘归。安得依书屋,开窗碧四围。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幽荷冉冉新篁密,皱縠含风波浸日。靓妆融冶粉红香,浅碧银塘映花立。双双玉腕漾清漪,雾縠摇波光陆离。不因惊起鸳鸯伴,花外玉郎那得知。

左亦不碌碌,右亦不碌碌。野草自根肥,羸牛生健犊。融蜡作杏蒂,男儿不恋家。春风破红意,女颊如桃花。忠言未见信,巧语翻咨嗟。一鞘无两刃,徒劳油壁车。

逸少曾留玩,人因唤右军。鸟名加爵号,不虽羽毛群。

窈窕崎岖学种园,此生丘壑是前缘。隔篱日上浮天水,当户山横匝地烟。春入葑田芦绽笋,雨倾沙岸竹垂鞭。荒寒未办招君醉,且吸湖光当酒泉。

千古陵阳芳桂丛,凌风擎出蕊珠宫。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

腊雪纷纷天散花,余清不但茁梅芽。更添西汉贤良种,聊振中兴宰相家。双手幸犹堪活国,百年元不在餐霞。寿随名勒南山石,石可磨砻寿莫涯。

江吴宁久次,知己在朝端。

人笑学官如兔丝,谁能千里远寻师。归田便觉知机早,春市应嫌见事迟。从欲著鞭何所往,奚须按剑复相疑。世人多享容容福,白壁从来不可为。

眉目炯炯,须发苍苍。疏林霑野雪,古涧湛秋光。绵缝谁分梭路细,针关初透线芒长。鹤梦未晓,鸟行无章。平买平卖兮,还他当行。

刘蕡不登科,众口诵其策。得者为之差,闻者为之惜。摧藏一时屈,论议千古白。至今简篇中,一字不敢易。其言究时病,舂刺若戈戟。引经见大法,非蹈春秋僻。我朝屡得人,无不升显赫。乃知所中否。实命系通厄。中则首公相,人情作冠帻。否则走仕涂,人情作履舄。秋风广陵城,千里

积威仁意渐无存,宽厚真能固本根。只恨涵容伤大过,养成外戚擅权门。

石是青苔石,山非杳蔼山。诸峰生镜里,小岭傍池间。雨不因云出,门疑为客关。何须费蜡屐,暂到此中闲。

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童稚亲儒墨,时平喜道存。酬身指书剑,赋命委乾坤。秋爽鼓琴兴,月清搜句魂。与君同此志,终待至公论。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雪霏庾岭红丝磑,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