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巽坡韵

身虽湖海常怀主,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应,正须珍重保千钧。

作品评述

《和郑巽坡韵》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虽湖海常怀主,
忠在朝廷肯具臣。
为国未尝知有己,
此心可以质诸神。
绸缪旧话方樽酒,
拂涤征涂满袂尘。
雍齿且封君岂应,
正须珍重保千钧。

诗意: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的态度。他说自己身临湖海之间,心中常怀国家的大事,愿意为朝廷尽忠职守,甘愿成为朝廷的忠诚臣子。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为国家而存在的,这种心态可以被视为对神明的承诺。诗人还提到了旧时的谈笑风生和饮宴欢乐,以及清除征尘,洗净衣袖的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认为皇帝应该珍重自己,以保护国家的安危。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人以湖海之身,抒发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怀,愿意为朝廷效力,展现出一种忠诚的态度。他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对国家的奉献,从未忘记自己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诗人通过描述旧时的欢乐场景和清除征尘的动作,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最后,诗人向皇帝表达了敬意,认为皇帝应当珍重自己,以保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整首诗词以忠诚、奉献为主题,通过对自己和国家的关系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皇帝的尊敬。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词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人通过描绘旧时欢乐和对清洁的追求,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使得诗词更具有亲切感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新种芭蕉绕石房,清阴早见落书床。根沾零露北山润,叶带湿云南涧凉。得地初依苍石瘦,抽心欲并绿筠长。雨声夜响巅厓瀑,晴碧朝浮海日光。樗栎自惭全寿命,楩楠合愧托岩廊。观身政忆维摩语,草字宁追怀素狂。白昼栖迟吾计拙,青霄偃仰汝身强。岁寒要使交期在,莫畏空山有雪霜。

六树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记柳桥头。娇来靥靥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楼。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今来斫尽谁家圃,鼙负山人扁额休。

河倾海立夜翻盆,不独妨灯更损春。冻涩笙簧犹可耐,滴皴梅颊势须嗔。

朝菌无晦朔,蟪蛄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仙人视吾曹,何异蜂蚁稠。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奔驰竟何得,而起无穷羞。王郎误涉世,屡献久不酬。黄金散行乐,清诗出穷愁。俯仰四十年,始知此生浮。轩裳陈道路,往往儿童收。封侯起大第,或是

春寒客古寺,草草过莺花。小榼供朝酒,温炉煮夜茶。柏庭鸣晓吹,楼角丽朝霞。莫叹萍蓬迹,心安即是家。

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沈醉酒缸空。夜来风起闲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

平生於二南,百过在芣莒。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煌煌古人心,民与不死传。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严父配天,孝乎明堂。兴奠升阶,降音以将。天步有节,帝容必庄。辟公定之,礼无不藏。

黄昏戌,更点分明黑如漆。一道常光绝世伦,来往不通金密积。知不知,识不识,自古至今非外觅。木女清宵何所为,混月闲吹无孔笛。

北山从何来,崑岷而鼻祖。并包河与江,考历不能谱。近推连括苍,继乃至天姥。既而南入台,盘桓遂东下。嵯峨起东峁,沃洲兀墙堵。孟塘五山顶,乐祖旧游处。时髦集松下,抵掌道今古。秀分为五龙,骈首饮平楚。环县如负扆,为县护生聚。隐岳耸其南,西隅列旗鼓。其间诸名流,晋宋

神冢作耒耜,伏羲为网罟。耒耜之利以教耕,网罟是乃取鱼具。天启生涯资生灵,八政以食首为民。采山钓水利其利,国家租税自此征。悠悠江海老渔父,孤舟没齿居水浒,翠篷黄帽寄烟波。青篛缘蓑触风雨,风雨舟中历寒暑。月明夜宿荻花洲,潮落暮归芦叶渡。芦叶渡头有酒沽,卖鱼买酒

忆昔先臣从武皇,最承天宠与恩光。孤儿白发虽图报,见著乌号泣数行。

突兀毬场锦绣峰,游人士女拥千重。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贱子本幽慵,多为隽贤侮。得州荒僻中,更值连江雨。一褐拥秋寒,小窗侵竹坞。浊醪气色严,皤腹瓶罂古。酣酣天地宽,怳怳嵇刘伍。但为适性情,岂是藏鳞羽。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