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入内供奉僧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作品评述

赠入内供奉僧

内殿谈经惬帝怀,沃州归隐计全乖。
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
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
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诗意:这首诗是唐代李洞写给入内供奉僧的赠诗。诗中描述了僧人在宫殿内殿与皇帝谈经的情景以及僧人离开宫殿回到沃州隐居的计划。诗人以寥寥数语,描绘出一幅禅宗僧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宁静禅意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僧人的气质和态度。第一句“内殿谈经惬帝怀”,表达了僧人能够与皇帝亲近交谈的优越地位,也暗示了僧人对皇帝的尊敬和教诲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沃州归隐计全乖”,揭示了僧人的隐居计划,表示了对安静隐退生活的向往。

下半部分的描写则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僧人归隐后的景象。诗中以“数条雀尾来南海,一道蝉声噪御街”来描述僧人回到自然中的情景。雀尾象征着寥寥数点自由的存在,而蝉声则代表着席卷整个街道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僧人归隐后追求的平和宁静。

最后两句诗用“石枕纹含山里叶,铜瓶口塞井中柴”来描写僧人隐居的环境。石枕、铜瓶都是素朴的生活用具,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简单和自然。而将铜瓶口塞井中柴,则表现了僧人隐退生活的俭朴和与世隔绝。

最后一句:“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以夏天举行的西明讲为契机,表达了僧人对修行和传道的热情。宫人拔下凤钗,也显示出对僧人讲经的尊重和倾听。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点睛之笔,展现了禅宗僧人追求心灵安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呈现出诗人对尘世繁杂的厌倦与追求真理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诗词推荐

身后相多清议同,大归何者是家风。轻财笑馈三千客,重道争祠六一公。门未生苔车迹满,馆无废帚榻尘空。有人能继碑中美,不与石相为始终。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隐者似孤云,都忘厌与忻。渔樵每争席,鸾鹤自为群。地僻云常满,山高日易曛。蹲鸱煨正熟,不与俗人分。

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一枝枕畔开时。罗帏翠幕低垂。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有妇谁能似尔贤,文章操行美俱全。一编汉史何须续,女戒人间自可传。

土阶章韶风日美,巢父不听却洗涧中水。象犀满山珠塞渊,弃不之顾但酌岭外泉。呜呼千丈之浑泥数斗,一滴清泠空宇宙。古人今人同此耳与口,古泉眼中见有相似二君不。我亦有耳但愿听松风,有口只饮酒。

我有和烟钓月句,山摧海竭是生涯。到头贫富知恩少,收拾归来总一家。

十里旌旗幢转风,行营日报捷书同。悠悠何补青油画,栩栩惊回画角雄。壮士有怀时拔剑,仁人无策弛张弓。天机翕辟一翻手,看取桃林骑火红。

方朔优旃岂舜徒,南来谩喜落苍梧。天津醉裹乾坤眼,只见双程不见苏。

久治孤学慕轲丘,投老还乡寡所求。蓬华随缘安静默,林泉乘兴访深幽。高门此地成君志,方驾何时写我忧。白首故人知所待,一竿同钓鸭陂头。

写字不适俗,读书难疗饥。蘧蘧尘网中,遑遑欲可之?仁风霜原隰,草树发幽姿。群动正翕集,游云未来归。怀哉鹤上人,徘徊感良时。无以慰蹇劣,樽酒聊自怡。

白水青山此卜居,水光山色澹幽虚。门前亦种先生柳,地僻能来长者车。日落儿童随杖履,夜深松月上琴书。偶因消渴文园是,浪得虚名谷口如。

从来难翦是离愁。这些愁。几时休。才趁风樯,千里到扬州。见说苍茫云海外,天杳杳,水愁愁。男儿三十敝貂裘。强追游。梦魂羞。可解筹边,谈笑觅封侯。休傍塞垣酾酒去,伤望眼,怕层楼。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乞得闲身入钓台,柳眉舒尽见桃腮。山中历日花开落,物外交朋鹤去来。更展书窗延竹影,剩翻隙地长梅栽。春寒无赖欺霜履,健倒应愁破绿苔。

外计堂前柳绝奇,南中无此雨涡丝。午风不动休嫌暑,要看枝枝自在垂。

继世风流在,传心向一灯。望云裁衲惯,玩雪步花能。交战情忘久,销魂别未曾。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寂静闻天籁,愁□□夜迟。遥怜江海别,残月梦君时。

十载从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问公试觅刀圭药,岁岁称觞此日中。

春来汴水带冰流,先送湖南第一州。旧置义庄赒族党,新持使节拜松楸。清湘楼晚晖金上,明月池开衣锦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