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洺驿雨中作

朔野无花春意薄,斧声惟见桑枝落。
北人是日竞条桑,手执懿筐共操作。
客亭系马吟寒厅,细雨缠愁牢似缚。
多情北燕能傍人,如说春心绕疏箔。
故乡桃李应满园,烂熳香风随处著。
十年游宦辞江湖,尘土日侵双鬓恶。
天涯怀抱倾东南,闷对青灯举幽酌。

作品评述

《临洺驿雨中作》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临洺驿雨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

诗词通过描写朔野无花、春意薄、斧声和桑枝落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淡薄和荒凉。北方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争相伐桑,手执着篓筐,互相携手操作。这里的桑树象征着北方的农耕劳作和生活。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作为客人在客亭系马,寒厅中吟唱,细雨缠绕着他的忧愁,宛如牢笼般束缚住他。他称赞北方的燕子多情,能够接近人,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春天的心事,围绕着薄薄的罗帛飞舞。

诗人怀念故乡,他认为故乡的桃李应该已经盛开满园,香风随处洋溢。但是他已经离开了十年,游历在外,尘土覆盖了他的双鬓,使他感到痛苦和不满。他的怀抱已经倾向东南,为了表达内心的郁闷,他在青灯下举起酒杯独自畅饮。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及往事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大自然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示了生活的苦乐和对故乡的眷恋。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红照西沉暂解鞍,偶然假馆岂求安。新丰独酌谁为侣,坐对窗前竹一竿。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渡口人争发,出江舟已微。钟声离岸小,帆影逐星稀。朔雁连云度,寒潮伴月归。苍然山一带,隐隐伏长围。

吴头楚尾祗咫尺,斗盛牛明直古今。

同乡唯子在,欲别意何发。归路青苔远,还家白露初。山色围古邑,溪影渡寒鱼。须为过星渚,高风似二疏。

肃肃初停照,熙熙顿得春。人知受天赐,为我乐尧民。体垢便搔抑,坐多忘欠伸。阶除失余润,窗户走游尘。

落日清江阔,临流一慨然。断鸿烟际渚,雌霓雨余天。照海珠成市,骑鲸客是仙。轻风借帆力,送我玉妃前。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榴花香逐湿风飞。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秋光预若借些儿。剩催金粟闹,纱魄好扬辉。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孟冬改旦晓天寒,叶落归根露远山。不是见闻生灭法,当头莫作见闻看。

夜上南楼望玉京,将星光底寿星明。不须便即骑黄鹤,且为皇家致太平。

圣主思献纳,诸公专讨论。吾生端有命,此去勿多言。往泛碧万顷,归来朱两轓。江湖自可乐,不必上龙门。

大享合宫,于礼莫盛。入太室裸,偏于列对。陟降有们,一主乎敬。祀事孔明,邦家之庆。

彭泽归来我自安,壶中尤觉太虚宽。世间万事都忘尽,只有公盟不敢寒。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上巳信嘉辰,流觞传旧俗。良游怅不遂,吏局方有属。东风吹晓雨,万窍嗥林麓。疑有泊舟人,狂歌河女曲。逾期始澄霁,物色如新沐。城角趋危亭,登临尉幽独。纷华扫不见,胡蝶飞平绿。竚倚穷夕曛,悠哉此心目。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水仙翦圆碧,万柄相倚叠。风掀翠釜举,露浥鲛珠晔。不必满川红,香气自薰浃。龟鱼荫凉影,鹭鸥憩别业。洁可包龙城贾客之饭,清可制三闾修士之衣。大可载太乙真人之卧,高可盖桐江神女之归。醉仙卷作碧玉盏,歌妓攜来绿云扇。有时听雨隔窗眠,湖声十里

玉帛干戈汹并驰,孤臣叱驭触危机。关山无极申舟去,天地有情苏武归。汉月凌秋随使节,胡尘卷暑避征衣。国人渴望公颜色,为报褰帷入帝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