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山

少华连延翠烟永,细路缘云上高顶。
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荆郢。
昔年蛟龙忽变化,怒蹙山巅压州境。
山灵吐怪助豪强,地轴狂推如转梗。
盘龙七社万户余,卵覆巢倾伸臂猛。
近来又说神羊岭,六里横开罅如井。
居民惴惴已忧疑,惟恐蛟龙怒还逞。
勿令岸谷复颠移,鼓铸神功烦禹鼎。

作品评述

《少华山》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以少华山为背景,描绘了山势险峻、山神灵动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山势变化的担忧和对人们生活稳定的期望。

诗中描述了少华山蜿蜒绵延,绿烟永远飘荡,细小的山路沿着云端延伸至高峰。奇峰向西延伸进入秦蜀之地,幽谷向南通向荆州和郢都。诗中提到了昔年蛟龙突然变化,盛怒之下压迫山巅,使得城邦陷入危机。山灵吐出怪物助纣为虐,地轴疯狂转动,犹如扭曲的枯藤。

诗中还描绘了盘龙的七个部落,数以万计的家庭,他们的居所就像是被蛟龙压迫的鸟巢,居住在岌岌可危的境地。最近,人们又传说出现了神羊岭,六里长的山岭出现了裂缝,犹如深井。居民们心生惶恐,担心蛟龙的怒气会再次爆发。诗人呼吁,不要让岸谷再次颠倒移动,鼓舞精神,努力铸造神功,以免再次重演禹王鼎烦琐的历史。

这首诗通过对少华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们安定生活的期望。诗中的山势、奇峰和幽谷都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神秘的存在,而蛟龙和山灵则代表着不稳定和混乱的因素。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山势的稳定和安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意志和勇气的崇敬。通过与禹王鼎的对比,诗人暗示了历史的重演是不可取的,人们应该通过努力和智慧来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稳定和安宁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九扈鸣已晚,楚乡农事春。悠悠故池水,空待灌园人。

饭涌维摩钵,闻香即解脱。后来香积人,到被他轮拨。

溪带三弓地,山开一盖天。茅檐低没雾,藤路细迷悬。恶草翻新耨,狞彪突旧穿。争鸡喧臂膊,静鹭立挛拳。翠著衣襟湿,岚薰草树鲜。老夫甘废弃,末路寄沈绵。水出桃源俗,人来谷口贤。心期如水冷,世事绝风传。瘠瘵高眠稳,疏慵入静便。酒缸开半熟,茶饼索新煎。温饱无余事,安閒

障羞半面依篁竹,随意淡妆窥野塘。飘泊风尘少滋味,一枝犹傍故人香。

日南午,寥廓腾辉示天鼓。郁头蓝已定全身,何假周行夸七步。

赠半山翁甚美,责临淄公不轻。大苏肯念旧恶,小宋犹有宿酲。

亭皋渺渺叶声乾,更与西风一倚栏。鹦鹉杯深遗恨在,麒麟冢没莫烟寒。山如有约欲排闼,诗不中书屡免冠。采菊东篱偶然耳,有人传作画图看。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屦閒行万绿中。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沸地笙歌海,排山酒肉林。连环屯万室,尺土过千金。民气多羶行,夷言学鸟音。黄标千万积,翻讶屋沉沉。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能清。二君即日青冥上,唯我青山带雨耕。

白头翁。白头翁。江海为田鱼作粮。相逢只可唤刘四,不受人呼刘四郎。

外湖北岭云多,小园暗碧莺啼处。朝回胜赏,墨池香润,吟船系雨。霓节千妃,锦帆一箭,携将春去。算归期未卜,青烟散后,春城咏、飞花句。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薰风紫禁,严更清梦,思怀几许。秋水生时,赋情还在,南屏别墅。看章台走马,长堤种取,柔丝千树。

七尺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个中。

长安贫者再炊难,臛肉苍头饫舌端。食雪自应还猛将,饮水只合付清官。尚兴塞外鸣弦想,賸欲江头把钓看。只恐逢他吹铁笛,骨寒股战失吾胖。

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两点春山一寸波。当筵娇甚不成歌。动人情态可须多。金井露寒风下叶,画桥云断月侵河。厌厌此夜奈愁何。

往者更声律,公兮独老成。馀波及犹子,作赋得虚名。瘴海三年别,灵岩一梦惊。归来访遗跡,心折涕纵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