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白朴的《浪淘沙令》
拼音和注音
fēng yuè qín zūn yīng bù xiàn , chén tǔ zhēng 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月琴:拨弦乐器。琴面圆形,琴柄较短。有四根弦,两根弦为一组,现改为三根弦,增加了半音品柱。用拨子弹奏。发音清脆明亮。多用于合奏或戏曲伴奏,也可独奏。
风月: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闲适景色。2.男女间的情事。3.风流。4.即「风月场所」,指妓院或从事灵肉交易的特定场所。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原诗
行路古来难。似得还山。山间终是胜人间。
风月琴樽应不羡,尘土征鞍。何处老来闲。
白下长干。一番春事又兰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