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简李公二首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往来之…简李公二首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陪同李七司马皂在江边观赏正在建造的竹桥时所作。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桥的结构和景色,以及自己与李七司马皂的心情。

第一首诗以桥的结构为中心,描述了竹桥的建造和桥面的平整,使人可以轻松地往来。天寒时,白鹤飞回华表,日落时,青龙映在水中。这些景象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动。

第二首诗以夜晚的桥和船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天空高远,云彩逐渐消散,江水清澈,月亮却迟迟未升起。诗人的年纪渐长,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仍然期待着与朋友相聚。他想到了远方的友人,这让他感到欢乐,但同时也有些悲伤。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建造中的竹桥和夜晚的江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变迁的思考。这首诗展示了杜甫的诗才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销铄精微复见人,青鞋蹈破几重云。鹫峰孤顶来辞我,祗有秋光可共分。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制作参易经,不用草玄准。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嗟予堕诗穷,政坐

莫笑区区老汉阴,桔槹省力却劳心。翁头别有天机在,春雨半畦新绿深。

枯肠服气如寿龟,穷冬却扫百不知。开门忽见雪满地,纵横浩荡春正飞。入隙时欣点万卷,仰檐不见霑吟髭。松林冥冥起薄雾,涧水活活生微澌。清可洗心明洗目,卑且不污高不危,残妆如见寿阳面,不食可怜姑射肌。书生长年营口腹,颇似蜘蛛空吐丝。身将老矣厄离乱,我生之初尚无为。

暇日枝筇对摇落,衰年悲感为谁多。政疏里俗有嗫呫,身远贵游无孰何。耐病阻陪吹帽醉,祛愁聊复击樽歌。诗来起我湖海兴,梦逐狎鸥分白波。

闻说君家好弟兄,穷乡相见眼俱青。偶同一饭论三益,颇为诸生醉六经。山吧已催乘传马,晓窗犹共读书萤。霜花留得红妆面,酌尽斋中竹叶瓶。

桃花飞后杨花飞,杨花飞后无可飞。

淮南有酒谁人得,分饷东吴无酒客。应怜蔀屋寒气多,倍费行厨春色力。人道使君宜在朝,我视使君宜逍遥。已闻财计免催索,况是闾阎安教条。增秩赐金古亦有,且留使君与淮叟。玉隆香火幸留人,年年要饮淮南酒。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雄都元壮丽,望幸欻威神。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未枉周王驾,终期汉武巡。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早发云台仗,恩波起涸鳞。

[太簇为徵]周祀及轩,汉制中宫,汉制中宫。肸乡是屈,礼神以兄。我洁期壁,我肥斯性。神兮燕享,鉴观孔明。

劣到中秋云便兴,中秋过了却成晴。雾横平野村村白,日上疏林叶叶明。岁事不应如许早,朝来已觉嫩寒生。春吟不似秋吟好,觅句新来分外清。

百尺松根结茯苓,千年长养似人形。谁知金鼎烹初熟,恰值山翁醉欲醒。

玉泉清洁,正好浮瓜沈李。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一壶馥郁喷天香。麹蘖人间怎酿。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绿橘生西山,得自髯翁家。云此接活根,是岁当著花。俛仰乃十霜,垂蠹纷相遮。芳意竟寂莫,枯枝谩槎牙。风土谅非宜,翁言岂予夸。会令返故山,高深谢污邪。石液滋旧根,山英擢新葩。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当有四老人,来驻七香车。

金坛有耆英,学博声名早。搜奇薄庄骚,稽古极羲昊。君甚似乐天,税冕居履道。息游鬻骆马,尚友敬胡杲。我生六十年,独欠识此老。来游溧阳学,文物委秋草。黄沙眯人目,忽见石皓皓。君坛高难陟,我垒虚易擣。新诗十八韵,韵韵俱压倒。交情托以宣,一字一大好。自惭沟中断,未足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托短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