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
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
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珣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
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
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诗意:
《踏莎行》以雁行为比喻,描绘了诗人行走于世间的艰辛和无常。诗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名利浮华的思考。通过描写诗人的归来和面对岁月变迁的景象,诗人反思了人生的虚妄和追求名利的无用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雁行和长安梦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思考与外在世界相结合。雁行象征着人生的行走和群体的迁徙,角声表达了别离的悲伤。长安梦则暗示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往往只是虚幻的幻想。

诗中出现的青衫、小帽、安仁、两鬓秋霜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时光的流转。孤馆灯残和小楼钟动则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变迁。马蹄踏破前村冻的描写则凸显了诗人在追求名利过程中的坎坷和艰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追求的思考。他认为平生牵系为浮名,追求名利的过程只是虚幻和浮华,无法真正实现内心的追求。名垂万古也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不知道名利追求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名利的深思熟虑。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虚妄名利的思考和对内心真正追求的呼唤。这首诗词在揭示人生真谛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一桡提起定纲宗,直得乾坤大地空。只为夹山轻放过,至今四海错流通。

婉约

芳友幽栖九畹阴,花柔叶劲怯深寻。谢家毓取阶庭秀,屈子纫归泽国吟。百奔混林尊异种,一清传世绝同心。身悝风露甘修洁,谁托斯馨欲援琴。

婉约

乘兴扬舲意未穷,俊游真有古人风。朱陈亲契当年少,李郭仙舟此日同。山色远看空翠里,笑声高彻水云中。贤关求士方虚席,得隽行闻冀北空。

婉约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婉约

柳外细听莺燕语,声声似度鞠花新。

婉约

迢递投前店,飕飗守破窗。一灯明复暗,顾影不成双。

婉约

余月雨新歇,风日亦已和。佳木颇秀整,好鸟仍啸歌。今我苦不乐,如此春意保。喧寂有异境,穷达元同科。此道贵坚壁,外物将倒戈。有慨怀古人,执柯能伐柯。

婉约

前年冲雪过双溪,风帽泥鞯骑吹随。烂醉依前逢锦瑟,好音惟是欠黄鹂。功名未试玉璜玦,离别频倾金屈*。畴昔北征烦吉梦,南征合有梦归时。

婉约

好把悲欢付一卮,明朝北客有行期。劝君莫听骊驹曲,只恐催人两鬓衰。

婉约

回禄为火神,威权尤贵重。年来何失职,权为盗所弄。此盗假尔威,蜂蚁聚徒众。煌煌万炬光,灼燎随所纵。烟氛障白日,烘炙盛骚动。老幼哭无家,祸虐人所共。使人不见此,聪明欲何用。神而审其然,可得亡制控。忍使盗意满,生民负焦痛。尔过不可文,反躬当自讼。

婉约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婉约

山河未可尽,行处与春长。驿路沙俱白,关门柳欲黄。亲知还自反,离别各相望。且缓征车发,中心恋故乡。

婉约

三十年来寻剑客[1],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婉约

寂寞邛城夜,寒塘对庾楼。蜀关蝉已噪,秦树叶应秋。道路连天远,笙歌到晓愁。不堪分袂后,残月正如钩。

婉约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

婉约

钱塘东去海潮生,吴浦东来舟自横。十里金波秋浩荡,流光直到阖闾城。

婉约

邀得佳人秉烛同,清冰寒映玉壶空。春心省识千金夜,皓齿看生四座风。送喜觥船飞错落,助清弦管斗玲珑。天魔似欲窥禅悦,乱散诸华丈室中。

婉约

玉骨冰姿,天然清楚,雪里曾看。物外幽人,细窥天巧,收入毫端。一枝影落云笺。便似觉、清风夜寒。试向松窗,等闲一展,俗虑都捐。

婉约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高帝孙,引为宾客敬颇久。闻道三年未曾语,小心恐惧闭其口。

婉约

拔嶂悬泉隔世嚣,层楼曲阁倚云霄。赏春合有溪堂约,侵晓行过独木桥。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