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译文:
《众乐亭二首》
佳景催人长留,美风明月是生涯。鲸鲵背上浮着三个小岛,菡萏盛开散发着浓郁芬芳。屏风上的图案优美如玉,帘子垂下来却不需要依赖水的珍贵。这里的景色让我想起了元丞相的笑容,整天都被楼台所包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众乐亭欣赏到的美丽景色和赏心悦目的风月,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景相得益彰。诗中提到了鲸鲵背上浮着三个小岛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壮观,形容了众乐亭的独特之处。菡萏花在醇香中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人沉浸于诗人对美的感知之中。屏风上的图案精美细腻,展示了艺术品味和文化底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众乐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永远将众乐亭视为自己整个家庭的象征,或许也暗含了对高洁的政治家元丞相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清新婉丽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众乐亭的美景,歌颂了美好生活和对众乐亭的喜爱之情。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家庭、友情和宁静幸福生活的重视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和激情,展现了宋代诗人钱公辅的诗词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作者介绍
钱公辅的生平
钱公辅,字君倚,一字纯者,常州武进人。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冯京榜进士第三人。
钱公辅中进士后,任越州通判、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
英宗即位,钱公辅上书《治平十议》,主要内容是了解民情,考核官吏,任用官员等。又作《帝问》一篇奉上。
王畴任翰林学士时间不长,又升任枢密副使。钱公辅觉得王畴资历太浅,便不起草任命文书。英宗以刚登基任用大臣,而钱公辅竟然阻止为由,降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有人认为处罚太重,吕诲等人还上奏章求情,没有恩准。第二年,钱公辅又知广德军。
神宗继位(1068),钱公辅官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入朝拜见皇帝时,神宗慰劳勉励了他。并让他抄写《十议》送上,命其知谏院。曾经到中书省言事,富弼对他说:“皇上思求天下大治已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正依赖君等同心辅佐。”钱公辅说:“朝廷所做是对的,天下谁敢有不同意见!并不是我不去做,公辅愿跟随,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王安石向来和钱公辅友好交往,得志以后,便排斥异己,让滕甫出知郓州。钱公辅几次在皇帝面前说滕甫不应该去。薛向变更盐法,王安石积极支持,而钱公辅却说薛向应当免职,
接连违背了王安石的用意,于是被罢免了谏院的职务,钱公辅随即出知江宁府。
第二年,皇帝想要把他召回,王安石说他帮助小人,总是提出不同意见,不宜在皇上左右,于是让他任扬州知州。钱公辅以病为由,请求改变任命,又改提举祟福观,不久身亡,年仅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