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水西驿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
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
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
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
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
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作品评述

《饭水西驿》是明代吴国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饭水西驿

相逢水西境,
大半鬼为人。
鸟言难可解,
卉服日以亲。

杂绘裹头锐如岳,
铁距杈丫猛相剥。
掉头不应舍长呼,
望见前旌乱吹角。

道傍侧目窥绣斧,
将前复却舌尽吐。
驿亭跽进燕麦羹,
饱食且忘行役苦。

中文译文:

在水西的边境相逢,
大部分是鬼魂变成人形。
鸟的言语难以理解,
草木服侍日久亲近。

细绘的图案包裹头顶,锐利如高山,
铁蹄和枝叶猛然相撕。
转过头不愿离开,长声呼叫,
望见前方旌旗凌乱吹响角号。

路旁侧目窥视绣斧,
将前方迎面而来,舌头尽情吐露。
驿亭中跪下享用燕麦羹,
吃饱了食物,暂时忘记了辛苦的行军。

诗意和赏析:

《饭水西驿》通过描绘一幅沉重而离奇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西部边境的遭遇和感受。整首诗以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诗意的迷幻感,带有一定的幽默和夸张色彩。

诗中的“相逢水西境”揭示了作者与鬼魂相遇的情景,这种怪诞的场景暗示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神秘和险恶。诗中的鸟语难以理解,草木服侍的描写,以及杂绘裹头、铁距杈丫等生动的形象,增强了诗词的奇幻感和独特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一系列经历。通过“道傍侧目窥绣斧”和“将前复却舌尽吐”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前方行军队伍和武器的观察和吐槽。最后,作者进入驿亭享用燕麦羹,饱食之后忘记了行军的辛苦,这种转折给诗词增添了一丝轻松和讽刺的意味。

总而言之,吴国伦的《饭水西驿》通过奇特的描写和夸张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边境地区的奇遇和感受。诗中的意象和情景独特而幽默,具有一定的迷幻色彩,使读者在细品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诗词推荐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寺数声春又还。

沥懇青规动帝心,秋曹月殿宠光深。论思东序清间宴,偃息西昆翰墨林。私第藏书皆有副,公庭种竹待成阴。卧龙禁闼应非久,救旱还须起作霖。

非僧非俗亦非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一炉宝篆,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不觉松枝月圆。

古道久沦丧,世涂堪痛哭。鸾凤尽收声。豺虎方择肉。君从东方来,求我山北谷。君容一何臞,我发日已秃。衰残两如此,宁不感心目。又还别我去,后期难重卜。握手临路岐,赠言以为祝。一祝宜强饭,二祝宜避俗。

万物并作吾观复,众人皆醉我独醒。走遍世间无著处,闭门锄菜伴园丁。

老子今年嬾赋诗,风光料理鬓成丝。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

秋江与秋月,谁遣恰相和。借我蓑衣着,三人亦未多。

峡口苍梧县,城依南斗魁。江浑海潮上,地热火山来。草没嘉鱼穴,云封拜表台。到应无狱讼,豆蔻酒频开。

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一叶扁舟归去来,渔翁放棹倚芦荻。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苹红蓼数渔船。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小桥跨水碧溪浅,苍壁丹崖半苔藓。樵子归担竹两竿,落霞孤鹜天边远。千山万山风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花红草绿山水静,独步亭前秋月明。

将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虑鸿。

秋夕淮天不肯明,壮怀冲斗若为情。卧闻隔水吹三弄,又喜孤城报五更。

雪后雨儿雨后雪。镇日价、长不歇。今番为寒忒太切。和天地、也来厮鳖。睡不著、身心自暗攧。这况味、凭谁说。枕衾冷得浑似铁。只心头、些个热。

夜泊长芦星满川,晚来吴楚气昏然。云雷相会还成雨,江海交流独舣船。废室与人喧白浪,荒村何处起青烟。文书满眼从抛弃,却倚蒲团学坐禅。

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

自读西湖处士诗,寻芳长恨见花迟。前程笑到山多处,竹裹横斜一两枝。

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山根盘到海,塔影直侵天。萝月空禅石,霜钟落客船。秋风懒回首,送目入云烟。

妙年刚谓世无愁,汗漫猖狂万里游。梦里讲经天竺国,醉中横笛岳阳楼。散花女已无踪矣,老树精今尚在不。咋舌噬脐更摇手,颜瓢曾瑟外何求。

头兮第一,第二卧龙。不鉴止水,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棱禅客,棱禅客,三月禹门遭点额。

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皓发在堂上,游子今已归。大儿佩紫绶,小儿著绯衣。严君亲受礼,慈母旧断机。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沐佳施兮清灵,涤三生兮无腥。迅玄挺兮嘉会,蜕吾骨兮坯吾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