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丛林四百见州经,尽在钱塘旧县坰。
十里湖光连北郭,千寻岩翠绕南屏。
松间幽径迎冠盖,竹里飞泉入户庭。
胜境无因朝日到,羡他禅伯老林扃。

作品评述

诗词:《和兖弟游湖上诸寺二首》

中文译文:
丛林四百见州经,
尽在钱塘旧县坰。
十里湖光连北郭,
千寻岩翠绕南屏。
松间幽径迎冠盖,
竹里飞泉入户庭。
胜境无因朝日到,
羡他禅伯老林扃。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写给他的兄弟兖弟的,描述了游览湖上的几座寺庙的景色和心境。诗中描绘了郊外茂密的丛林,有四百个僧寺分布其中,这些寺庙位于钱塘旧县坰,形成了一片宏大而宁静的景观。湖面上的十里湖光与北郭相连,岩石上的翠色环绕着南屏。在松树间的幽径上,可以看到屋顶上的冠盖迎接游客;在竹林中,飞泉从庭院中流过。这个美景无需等待朝阳的到来,它一直存在,令人向往。诗人羡慕那位修禅的老僧人,他在这片古老的森林里度过了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和自然景观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环境的向往和羡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丛林、湖光、岩翠、松径、竹泉等,以及生动的动作描写,如迎冠盖、飞泉入户庭,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同时,通过描写胜境无需朝日到,表达了对宁静境界的追求,诗中的禅伯老林扃成为了诗人内心向往的象征。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展现出一种宁静、恬淡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与共鸣。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新绿深深嫩更黄,非花非草定何香。故山草木皆余爱,最爱抽梢竹过墙。

亭北敞灵溪,林梢与槛齐。野云来影远,沙鸟去行低。晚渡明村火,晴山响郡鼙。思乡值摇落,赖不有猿啼。

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常恐飞上天,跳跃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今日晴光满碧空,也无雾雨也无风。寂然窗户黄昏後,霍地琼瑶一望中。千里湖山银作地,半篙舴艋玉为宫。丁宁浮蚁非常绿,计会祥麟分外红。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早岁逢予叹陆沉,东风还更枉华音。五蹄一角必殊相,八跪二螯多躁心。众惜伏辕伤骏骨,自惭跃冶匪祥金。抟风敢效垂天翼,但乐孤巢寄旧林。

阳气先従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妇子同来相妩媚,鸟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除夜子星回,天孙满月杯。咏歌麟趾合,箫管凤雏来。岁炬常然桂,春盘预折梅。圣皇千万寿,垂晓御楼开。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地总全闽控百蛮,政成治最二年间。五千里见耕桑盛,百万人欣日月閒。

竟夕雨声寒,黎明日气暄。峰峦添积润,谿涧涨新痕。钟鼓连三寺,杉松共一邨。不须游赏遍,丽句满清轩。

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能将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病起回思欲去时,菟裘重到倍依依。青苔一径空行迹,门掩残阳翠碧飞。

公子从来火伞中,解衣未定语匆匆。山行触热端何事,夹路杨梅树树红。

旧游曾记此山川,万事回头一梦然。蚤岁不知人易老,晚年方信世无禅。樵歌牧唱千村暮,莺语花香二月天。人境了然描不就,山僧对我更谈玄。

东风入林闾,春事看已馥。镜里发方华,樽中酒初绿。日将萧洒意,静与良辰逐。最宜檐萧萧,偏怜昼穆穆。抚几摊故书,听泉到新瀑。高歌偶当窗,什箸或村塾。往来地自偏,俯仰天如沐。畏闻剥喙声,愁柬问事牍。惟余二三子,相寻来不速。亦知四壁空,忍使两峰蹙。聊复安容膝,未省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雾雨淫淫,白皓胶只。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山林险隘,虎豹蜿只。鰅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